武威訊(記者王朝霞)徜徉于武威市城區,充滿現代氣息的小洋樓旁,有古老荒洪的明代土城墻;嶄新寬闊的城南馬路邊,有清代古樸雄偉的南城門樓;城市一隅綠樹掩映處,是古建筑群落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廟。武威市在城市建設中加強文物保護,使之散發著濃郁的歷史文化名城氣息。
武威自漢代就是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區,境內現存眾多文物古跡多達543處。從1997年開始較大規模舊城改造以來,文化、城建部門牽頭,組織有關單位、文博專業人員和專家分析論證,重點對一些具有代表性和標志性的武威古城墻、古遺址、古建筑、武威特色古民居提出保護意見,實施保護措施。并報經省政府界定公布了武威文廟等重點保護區、一般保護區和建設規劃地帶,以文廟、大云寺為重點的古文化街區建設規劃及重要文物景點和保護單位保護利用規劃,納入了城鄉總體建設規劃。
該市出臺相關規定,對城市建設工程的審批嚴格把關,對文物保護單位建設控制地帶的建筑項目要求論證和審批。嚴格禁止在文物保護范圍內建設與文物保護無關的建筑,控制地帶內不得有遮擋文物的高層建筑,有效維護了歷史文化名城風貌。市上還爭取國債資金2100萬元,地方投資1183萬元,對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雷臺漢墓進行加固維修,搬遷了周圍居民,拆除了與文物古跡不相協調的民居,并對武威文廟、海藏寺、松濤寺等名勝古跡進行維修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