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精神接地氣
——石川村群眾田間地頭熱議十八大精神側記
“做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民,自力更生,發家致富,早日實現小康的中國夢,就是對十八大精神很好的貫徹落實。”張家川縣馬關鄉石川村民馬哈山對記者說。他牽著毛驢剛馱糞歸來,看到村頭村民圍了一大圈,他心里犯嘀咕,天寒地凍的,這些人都在干什么?于是他也湊了過去,原來,縣上的十八大精神宣講團的成員們正在和大家伙熱烈討論黨的十八大精神。

石川村支書現身說法,今年村支部3名黨員帶頭搞的65座蔬菜大棚,除過成本共賺了12多萬元,每人能分4萬多元。咱們村有400多名年輕人在外面打工,每人平均每年能掙3萬元。咱們村還有像楊毅這樣的養雞大王年收入6萬元不成問題。事實證明,只要每個人勤勞致富,不要在家坐吃山空當懶漢,咱們村實現小康的中國夢一定能實現。大家回去之后,要把縣上的十八精神宣講團給咱們講解的內容傳達給家庭成員,給親朋鄰居也要傳達。著重要傳達縣上支持發展“清真餐飲業、皮毛販運業、規模畜牧養殖業”三大富民產業的政策精神。

1月14日,由縣委宣傳部、縣委組織部組織,縣委黨校講師,畜牧、農業、文聯等單位干部組成的張家川十八大精神宣講團走進馬關鄉石川村,在田間地頭與石川村群眾談討十八大精神。縣上的書法家現場潑墨,為石川村民贈送了“文化禮品”。今年72歲的阿文書法家蘇阿訇對記者說,很高興參與縣上組織的“科技衛生文化”三下鄉活動,我感覺自己也年輕了許多,群眾們現在富了,對精神文化的追求也很積極。能為群眾寫阿文書法,我感覺到很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