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張川>>正文
《回眸2012·鄉鎮篇》木河鄉2012年度亮點工作綜述
(2013-1-17 10:53:40)  來源:張家川新聞中心 木河鄉 作者:馬曉娥 劉旭斌  打印本頁

  【編者按】2012年,張家川縣委、縣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自治縣60年縣慶、“兩個共同”示范縣建設及“雙聯”行動為契機,搶抓政策機遇,緊緊圍繞“五大目標定位”,堅持“舉特色旗、打民族牌、走富民路、建和諧縣”的基本方略和“發展高于一切、穩定壓倒一切、民生重于一切、黨建保證一切”的基本理念,深入實施項目帶動、科教興縣、趕超發展三大戰略,努力提升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化、工商經濟發展、城鎮綜合開發、社會事業發展水平,使全縣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近期,張家川新聞中心將推出《回眸2012》系列報道,通過多種形式,展現張家川縣2012年光輝歷程;宣傳推動全縣各項工作的新思路、新舉措、新成果、新經驗;進一步激勵全縣上下為實現張家川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建功立業。 

興產業促經濟發展  重民生建和諧木河

——木河鄉2012年度亮點工作綜述  

   2012年,木河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兩個共同”民族工作主題,緊抓“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良好機遇,按照“抓亮點、創特色、促發展”的整體思路,從群眾最關心、最盼望、最現實的農民增收,新農村建設,群眾文化生活提高等方面著手。因地制宜,真抓實干,全鄉全年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社會和諧穩定,三大富民產業初具規模。

  抓班子帶隊伍,黨建工作大提升。2012年,木河鄉緊緊圍繞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以創建“五好”鄉鎮黨委為目標,狠抓班子建設、陣地建設和“三支隊伍”建設,有效促進了全鄉黨的建設上臺階上水平。堅持以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為抓手,按照“抓整頓促黨建,抓兩頭帶中間”的工作思路,努力提高村級組織的整體水平。按照“五位一體”和“六室八有”的目標要求,對全鄉13村的陣地都進行了標準化配置,確保黨員活動有場地,群眾辦事有場所,農民培訓有陣地。共確定了1個市級黨建示范點,2個縣級黨建示范點。

  改善人居環境,新農村建設創特色。今年,木河鄉按照“抓點示范,以點帶面”的工作思路,在莊河村規劃落實了109戶的新農村建設示范點。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45戶的主體工程,完成二期工程64戶的征地和三通一平等前期工作。力爭按縣慶之時完成二期工程主體施工,一期工程住戶全面入住。同時,對莊河村的小巷道實施了硬化,并對部分巷道進行了綠化和美化,力爭縣慶前全面實現“三化”。

  加大產業培育,著力提高農民收入。按照全縣“三區三園五帶”的總體規劃,在全鄉推廣種植“蘭天”系列小麥1.5萬畝,雙壟溝播玉米8500畝。完成秋木千畝洋芋種植示范點和下龐村千畝雙壟溝玉米種植示范點;新建蔬菜大棚600座,共達到了1000座,年產蔬菜90萬公斤,年新增收入170萬元。在高山村栽植優質核桃450畝,中藥(黃芪)300畝,在下龐栽植酸蘋果700畝,在店子栽植優質核桃300畝,有效調整了產業結構,增加了農民收入。按照全縣“三大”富民產業的支持和發展思路,在全鄉舉辦了一期清香牛肉拉面培訓班、多期養牛技術和蔬菜種植技術培訓班,共培訓技術人員300多人次,今年全鄉新增清真餐飲業、皮毛販運業等自主創業人員328名,年平均純收入達3萬元以上。同時通過戶戶聯動和能人帶動的辦法,在莊河村新建一個規模養牛場和一個標準化養雞場,出欄牛428頭,純收入達 160多萬元,養雞 1萬只,純收入達3萬元。新增皮毛販運人員126人,擴建皮毛貨棧一個,大幅提高了群眾的收入,今年全鄉人均純收入比上年增長50%以上,達4000元以上。

  積極爭取項目,經濟發展后勢強勁。一年來,共爭取千畝洋芋示范點資金40萬元,莊河村委會建設項目資金50萬元,全鄉技術推廣與培訓180萬元,莊河小巷道硬化補貼10萬元,農業局蔬菜大棚補貼42萬元,上渠養殖大戶扶持資金5萬元,高山中藥材項目資金15萬元,坪王村民族發展資金5萬元,共計347萬元,基本解決了全鄉發展的資金瓶頸問題。

  豐富群眾文化,社會事業創亮點。木河鄉黨委、政府一直把提高群眾綜合素質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不斷增強群眾的感恩意識,提高群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和投入使用為平臺,在店子村建成建筑面積385平方米的鄉鎮綜合文化站,并配全、配齊各種活動室和相應的活動器材,組織群眾開展了手工藝術培訓、留守婦女話創業、書畫展、影視教育等多種文化活動,進一步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不斷增強了全鄉發展的軟實力。

  改善基礎條件,基礎設施大改觀。2012年,全鄉整修了18.8公里的田間道路和通組道路,栽綠化樹3800株,硬化小巷道2.8萬平方米,完成通暢工程3條4.5公里。美化巷道16條4.3公里。修建橋梁3座,修建河堤500米,打機電井6眼。并在全縣農田道路建設配套資金的基礎上,采取鄉上自籌和群眾投工投勞的基礎上,在莊河、李溝等4村共修農田道路10條48公里,尤其是莊河和李溝兩村的農田道路,達到了通達工程的標準,群眾滿意度非常高。截至目前,制約全鄉群眾生活和發展的最主要問題基本得到了全面解決,村容村貌得到了極大改善。

  奔小康求發展,“雙聯”活動成效大。狠抓“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良好機遇,在各村都建立了專門的雙聯辦公室,有效實現了對全鄉雙聯工作的銜接和指導?偼顿Y120萬元,共修建連心橋2座;總投資248萬元,硬化道路2.6萬平方米;總投資50萬元,建新農村一個;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三個,進一步提高了群眾的收入;完成婦聯貸款268萬元,解決了群眾創業的資金瓶頸問題;為村委會購置辦公用具、為群眾發放各種物資等共8.2萬元。

  抓民生系民情,全面發展構和諧。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原則,今年,共發放各類民政資金425  萬元,共發放各類農林類補貼190多萬元。有效解決了弱勢群體的生產和生活困難,共辦理養老保險參保人員5318人,參保率達到75.9%,上繳合作醫療參合資金1004300元,參合率達到100%。以創國優為抓手,狠抓各項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全年總出生245人,總性別比105;綜合節育率86%。出生率12.25‰、計生率97%,并籌措資金18.2萬元,對鄉服務所進行了內外粉刷,配齊配全各類辦公設備,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全面完成了創國優的各項軟硬件指標。

  講法律送溫暖,社會管理見成效。按照全縣“三三五五”社會管理工作法的總體要求,以創建“平安木河”為載體,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目標,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專群結合、依靠群眾”的方針,不斷推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發展和創新。把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相關的各種法律送到了群眾手中,在全鄉倡導了一種健康、文明、法制、理性的社會風氣。積極開展關心留守兒童工作,共為留守兒童送去書包160個,新華字典120本,折合人民幣9600元。以“兩個共同”示范縣建設為契機,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全鄉上下呈現出宗教和順、民族團結的大好局面。

 

攝影相關圖片
踏雪草川大草原(圖) 天水在線2012年采風掠影(圖) 石門云海(組圖) 走進武山草川大草原(組圖) 走進關山(組圖) 走進曲溪(組圖) 走進煙鋪櫻桃園(組圖) 走進碧玉溝(組圖) 鳳凰山論劍(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