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成立于1953年的張家川回族自治縣,2013年7月6日將迎來60周年華誕。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是全國回族比例最高的少數民族自治縣。建縣以來,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張家川縣歷屆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勵精圖治,奮發圖強,推動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的成績。
60年風雨歷程,60年滄桑巨變。為了充分展示張家川回族自治縣60年來的新發展、新變化,從即日起特推出《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成立60周年》系列報道,熱烈慶祝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成立60周年。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成立60周年系列報道之一百二十九
張家川縣城區“三網三化” 綜合改造提升工程進展順利

近年來,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緊緊圍繞“南北拓展、東西延伸、改建并舉、綜合提升”城市建設思路,按照“擴大規模、增大容量、完善功能、提升品質、培育產業、增強綜合承載能力”的要求,以建設設施配套、功能完善、環境優美、富有活力的隴上特色民族城為目標,積極實施經營城市戰略。去年,在高質量完成了縣城總體規劃的新一輪修編,新版縣城總體規劃,縣城面積將由原來的4.2平方公里提高到10平方公里,地形圖測繪面積由原來的4.2平方公里提高到13平方公里。目前,縣城基礎設施全面加強、城市服務功能更加完善、承載能力顯著增強、市容市貌進一步改觀。

今年,張家川縣結合市委、市政府建設區域性現代化大城市的目標,緊緊圍繞全縣“迎縣慶、促跨越、倡文明”的工作主線,以自治縣成立60周年為契機,謀劃實施了一批重大城鎮建設項目。其中,城區“三網三化”綜合改造提升工程(即路網、供排水網、供熱網、綠化、亮化、美化)是張家川縣今年城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縣城建設“雙十”工程和縣慶獻禮工程,更是進一步完善城區綜合服務功能,優化城市框架結構的重大舉措。工程總投資2.27億元,續建和新建城區重點建設項目8項,涵蓋道路、供排水管網、綠化、美化、亮化等領域。
續建、新建路網工程3項。分別為北濱河路、南部路網、城區道路鋪油和人行道整修工程。北濱河路總投資3330萬元,全長1744米,寬20米;南部路網總投資2636.86萬元,全長1619.64米,寬度20米。敷設雨、污排水管道長分別為2145米和1616米;城區道路鋪油和人行道整修工程總投資2338萬元,鋪油道路4條7萬平方米,改造人行道6.8萬平方米。
新建、擴建供排水網項目2項。分別為城區供水管道改擴建工程和縣城區凈水廠二期工程,城區供水管網改擴建工程總投資1394.54萬元,改擴建供水管網23.4公里;縣城區凈水廠二期工程總投資為2695萬元,新建DN400輸水PE管5600米,占地20.3畝凈水廠1處。
新建供熱網項目1項。即城區集中供熱工程,總投資6884萬元(含征地費用450萬元),新建占地45畝的熱源廠1處,鍋爐房及附屬用房2934平方米,29兆瓦燃煤高溫熱水鍋爐2臺,換熱站6座,敷設一級供熱管網11.42公里。

。▓D為正在修建中的回鄉風情園清真寺)
綠化、美化、亮化項目2項。城區綠化工程總投資3286萬元,綠化面積6.18萬平方米。同時,結合城區路網建設,投資102萬元,在城區新建道路兩側安裝路燈96盞。
張家川縣城區“三網三化”綜合改造提升工程的實施,將進一步提升張家川縣城市品位和城區綜合服務功能,增強縣城綜合承載能力,拓展發展空間,為把張家川縣建成隴上特色民族城奠定堅實基礎。

。▓D為東城路鋪油現場)

(圖為縣城綠化一角)

(圖為正在整修鋪油路面)

(圖為正在建設中的草坪和人行道)

。▓D為阿陽大道綠化一角)

(圖為正在建設中的城區集中供熱工程)

。▓D為正在整修鋪油路面)

。▓D為廣場北路綠化一角)

(圖為東城路鋪油現場)

(圖為正在建設中的草坪和人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