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張川>>正文
保人身安全 保重點設施——張家川搶險救災綜述(圖)
(2013-7-24 8:12:29)  來源:張家川新聞中心 作者:馬小龍  打印本頁

  【張家川搶險救災】報道之四

保人身安全、保重點設施、保社會穩定

——張家川搶險救災綜述


▲張家川縣召開緊急會議部署抗震救災工作。供圖/縣新聞中心蘇曉東

  2013年1至7月份張家川降雨量超過了全縣歷年的年總降雨量。同時,自6月20日全縣突降強降雨以來,短短一個月內,降雨量就達去年同期的2.55倍,相當于正常年景全年的降雨量。近一個月的連續降雨和“7.22”岷縣漳縣強地震給張家川造成了重大損失,尤其是道路損壞嚴重,東、南、西、北四個出口都無法通行。面對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和繁重的災后重建任務,縣委、縣政府沉著應對,在第一時間作出安排部署,組織縣鄉村各級干部奔赴一線開展救災,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將損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縣委書記劉長江在張棉鄉檢查救災工作。

  視災情為命令,第一時間開展搶險救援各項工作

  災情發生后,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積極應對,全力開展搶險救災和生產自救工作。縣四大組織領導分農村、城鎮、交通等5個組,帶領相關部門,在第一時間深入受災較重的木河、川王、張棉、龍山、張川鎮等鄉鎮受災現場核查災情,組織鄉村干部群眾開展抗洪搶險和生產自救。6月20日晚,縣四大組織領導緊急召開由各有關鄉鎮、部門參加的防汛搶險救災會議,安排部署全縣防汛抗洪工作,根據抗洪救災形勢,全面安排部署抗洪救災各項工作,進一步明確了各級領導干部包鄉村、包地質災害隱患點的責任,緊急動員全縣各級組織和干部群眾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全力投入防汛救災工作,全面落實監測排查、搶險救災、受災群眾安置以及值班巡查各項措施,確保了抗洪救災工作有序開展。進一步調整完善了全縣防汛救災指揮部,及時調整充實了防汛救災工作指揮部辦公室,下設城鎮、農村、基礎設施、應急救援、后勤保障等五個工作組,分別由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各相關部門和鄉鎮負責人為成員。指揮部辦公室嚴格落實防汛抗洪24小時值班制度,由縣級領導任值班領導。同時,各相關部門、各鄉鎮都成立了相應的工作機構,建立了值班制度,靠實了工作責任。縣防汛救災指揮部落實了領導包鄉鎮、包村、包重點險段責任制,對15個鄉鎮確定了包鄉縣級領導,對255個行政村確定了鄉鎮責任領導和責任人,對威脅群眾安全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確定了責任領導和包點責任人。縣委、縣政府在落實縣級領導24小時值班制度的同時,對相關部門和鄉鎮值班情況隨機抽查,保證各級值班人員到崗,值班通訊暢通,確保了應急狀況下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縣委副書記、縣長馬中奇在龍山鎮檢查救災工作。供圖/縣新聞中心毛晶晶

  深入排查災情,及時組織搶險救災

  災情發生后,縣四大組織領導帶領相關部門,深入受災鄉鎮,組織鄉村干部群眾全方位開展災情排查工作。特別強降雨和強地震后,對受災嚴重的重點區域、重點行業,責成主管部門深入開展排查。農業部門牽頭對全縣農作物受災情況進行排查;水務部門牽頭對全縣河堤、水庫及水利設施受災情況進行排查;交通部門牽頭對全縣道路交通設施受損情況進行排查;住建部門牽頭對縣城城區市政設施受損情況進行排查;教育、衛生、文化旅游、宗教等部門分別牽頭對全縣中小學校、醫療衛生機構、文物、宗教場所等受災情況進行逐一排查。通過全縣大排查,及時將全縣受災情況進行匯總,及時將災情上報市委、市政府和市直相關部門,為全縣抗洪救災工作爭取了主動。同時,將全縣各行業受災情況及時編發災情信息,分發到縣四大組織和相關部門,為各級領導指導抗洪救災提供了依據。及時組建民兵應急隊伍150人,抽調應急車輛,投入防洪搶險工作,緊急疏散和撤離群眾。組織交通、電力、電信、移動等部門及時對水毀道路、橋梁、供電線路和通信設施進行搶修,投入人力、機械清理淤泥,疏通道路和河道,搶修電力和通信桿線,確保了交通道路暢通和電力供應正常,固話、移動通訊全面恢復。組織水務、住建等部門對全縣河道、河溝及城區排水泄洪設施進行全面檢修,搶修加固河堤等防汛設施,疏通排洪泄洪渠道。積極籌集資金,緊急購置柴油抽水泵、污水電泵、編織袋、鐵銑等抗洪設備器具,全力開展抗洪救災工作。

  強化預防措施,確保人民群眾安全

  面臨嚴峻災情形勢,縣委、縣政府一手抓搶險救災,一手抓災害防范,把搶險救災和預警防范同安排、同部署,動員和組織鄉鎮和相關部門強化措施,落實責任。一是加強重點領域排查防范。加大重點河堤、河段、險工險段、薄弱環節和重要基礎設施的排查力度,強化中小河流堤防、小型水庫的監測防守。災情發生以來,東峽水庫水位持續上升,縣上及時采取措施,開閘泄洪。對城區水源地、給排水管網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進行全面排查,加強監測,及時消除隱患,確保了城鄉供水安全。二是認真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重點對礦山、建筑施工、道路交通、輸電線路、溝渠、水庫等方面進行細致的檢查,及時排查和整治因洪水引發的安全隱患,落實了防范和整改措施。在險情易發區域設立警示標志,加強群眾防災避險安全教育。組織鄉鎮干部和農技人員幫助群眾對水淹農作物開溝排水,指導農民對已排水田塊壅根培土。同時加強雨情預警預報,密切監測雨情變化,加強防范措施,力爭使強降雨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三是疏通河道洪溝。由水利部門負責并抽調人員,對全縣各河道、洪溝進行了全面檢查。對影響住戶安全的張川鎮北河、后川河、清水河等河流危險河段用沙袋、沙石等加固河堤,及時清除淤積物,疏通河道,確保行洪安全。四是全面開展農村危房排查。組織鄉村干部認真排查雨災和洪澇造成房屋倒塌、形成危房和存在地質災害安全隱患情況,進一步落實監測預警和安全防范措施,妥善安置受災和受威脅群眾,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搶修道路保通暢。供圖/縣新聞中心沈維民

  加大監測力度,積極開展災后恢復重建工作

  一是積極開展基礎設施搶修。災情發生后,相關部門多渠道籌措資金積極開展災后搶修工作,保證了交通、供水、供電等設施的正常運行。縣交通局緊急投入資金260多萬元,對受災嚴重的孔韓公路、龍連公路等交通主干道路基、橋梁、涵洞進行了搶修。水務部門投入220萬元,對水毀的湯峪河堤防、劉堡豐銀段、閆家鄉王坪段等6588米堤防進行全面維修,目前已基本完工。投入114萬元,完成農村人飲管道和灌區水渠的維修。建設部門對全縣居民住房受災情況進行匯總上報,積極申報增加危房改造指標。教育部門組織完成了校園受損設施的維修。畜牧部門制定出了張家川縣養殖場(小區)及鄉鎮動物防疫及畜牧技術推廣中心災后重建項目計劃。農業部門指導農戶在受災農作物進行排水清淤,對絕收田塊督促指導進行改種。電力、通信等設施已全部完成搶修處理。二是加強地質災害點的監測處理。組織安監、水務、國土等部門和鄉鎮,加強對張棉鄉周家村、恭門鎮麻山村等17個重點地質災害點的監測,嚴格落實包片領導和監測人員。縣國土部門和有關鄉鎮在加強監測預警的同時,及時將受災情況向市國土資源局進行了上報,積極爭取地質災害治理項目,市國土局對我縣受災最為嚴重的川王鄉馬撻村滑坡地質災害點和張棉鄉周家村滑坡地質災害點列為治理項目向省國土資源廳進行了上報。聘請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甘肅總隊地質勘查技術人員對這二處地質災害點進行了實地勘查,編制了地質災害治理項目建議書,制定了治理工程方案。三是妥善安置受災群眾生產生活。緊急向各鄉鎮撥付救災資金150萬元,調撥價值4萬的救災物資。積極推進受災嚴重村莊重建安置工作,張棉鄉周家、喜灣村兩村群眾安置現已搭建了帳篷,轉移安置群眾30戶201人,周家村災后重建房屋完成場地平整和5戶地基建設,喜灣村已選址正在進行場地平整。張家川鎮西夭村的19戶88人受災群眾得到妥善安置,組織上報了西夭村易地扶貧搬遷項目。

攝影相關圖片
《軒轅鼓舞》 張呂牧場(圖) 張棉驛鄉風光(圖) 走進張家川平安牧場(圖) 走進天水機場(圖) 走進秦安桃花園(圖) 走進煙鋪櫻桃園賞花(圖) 走進灘歌古鎮看社火(圖) 瑞雪飄飄 看我英姿颯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