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特大暴雨和“7•22”甘肅岷縣漳縣6.6級地震致使張家川回族自治縣15鄉鎮255村嚴重受災,暴雨、山洪頻發,村莊、路段出現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橋梁斷裂、道路毀壞、房屋倒塌嚴重,特別是莊天二級公路、S305公路、張隴公路部分中斷。面對災魔,張家川縣廣大干部群眾迅速行動,按照“縣級干部包鄉、鄉鎮和雙聯科級干部包村、鄉村干部和雙聯干部包戶、縣直部門包重點區域,定任務、定責任、定措施,保人身安全、保重點設施、保社會穩定”的“四包三定三保”的工作責任制,全力開展搶險救災工作,奏響了一曲干群合力抗大災,萬眾一心促生產的合奏曲。張家川縣新聞中心、手機報特開辟【搶險救災】專欄,組織記者深入受災現場和搶險救災一線,真實、客觀、準確、及時反映搶險救災情況。
【救災進行時】
張家川:村主任的災情日志
 ▲馬達村主任馬孝武翻看他的災情日志
6月20日以來,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連續四次遭受強降雨天氣,造成部分鄉鎮暴雨氣象災害。據統計,6月20日至7月29日,全縣累計降水583.9毫米,災害天氣共造成張家川15鄉鎮255村45043戶220712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59561.92萬元。如今,雨情開始緩解,災區群眾的生活正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漸漸恢復平靜。7月30日,記者探訪川王鄉受災重點村馬達村時,意外發現了村主任馬孝武的一本災情日志,小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了他和其他村干部在搶險救災中的點滴工作。在日志中,我們從平凡的工作中體味到了不平凡的感動。
6月20日 星期四 陣雨
下了一整夜的大雨,讓我坐臥不安,早上8點,我準備去馬書記家打聽鄉上的救災指示。出了院門,我就看到村東頭馬五金家的洋芋地滑坡了。我心想,壞了,出現地質災害了。到馬書記家后,馬書記剛接完鄉上的電話,說未來一周都是大雨,鄉上讓做好防汛工作。
6月22日 星期六 小到中雨
昨天因為忙著幫助村民馬爾立等轉移小麥,所以沒有寫日記。經過兩天的觀察,馬達村有5處明顯地質災害點。鄉上災情信息員前后打過12次電話,情況都摸的差不多了。希望雨能停一會兒。
6月23日 星期日 多云轉陣雨
又是忙碌的一天。今天和馬書記還有文書商量了一下,決定聯合其他幾個自然組成立一支義務災情巡邏隊。因為這兩天已經有5戶人家的7間房子倒塌了。如果不及時觀察,可能會有人員傷亡。
 ▲馬達村主任馬孝武的災情日志
7月9日(天氣等未注明)
這半個月太忙了,也太讓人難過了。不是房倒就是屋塌。不知道這樣的災害天氣要持續到什么時候。村口挖開的水渠,不到三個小時就被山水沖毀了,地質滑坡讓村里的道路變成了水泥塊。馬生祿家的房子塌了,1000多斤小麥全壓在了下面,村上幫忙從塌房中搶出600多斤,而且受潮了,很可惜。值得慶幸的是,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村民受傷。
7月12日 星期四 多雨轉陰
這幾天,縣上領導、國土資源局技術員還有鄉上的領導來了好幾遍。駐村干部也在村上住著,讓我們感覺心里踏實多了。聽縣上領導說,大雨已經讓張家川損失超過2億,太可怕了。希望災難馬上停止。縣上和鄉上的關懷,讓馬達村村民情緒越來越穩定了,大家對災難的認識也越來越清楚了,雨一停,我們就組織開展災后重建,一定不辜負黨和政府對馬達村的關懷。
7月22日 星期一 中雨轉大雨
我所在的義務巡邏隊主要負責巡查馬達村一、二、三組。巡查還是很有必要的。因為今天下午4點,我們勸說村民馬宏偉搬離房子后,下午5點30分左右,他家的老房子就倒塌了。真是不幸中的萬幸。晚上馬宏偉開齋的時候,專門給我送來10顆雞蛋,說巡邏隊救了他一家三口的性命,要感謝我。我留馬宏偉在家吃了一頓便飯,臨走時讓他帶走了雞蛋,因為他現在借住在親戚家,吃住不方便,這些雞蛋可以添補家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