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年來,張家川縣按照“舉特色旗、打民族牌、走富民路、建和諧縣”發展理念,提出了三大富民產業,出臺了支持清真餐飲業發展意見,實施了清真餐飲服務業“百千萬”工程,清真餐飲遍地開花,清真餐飲服務業對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貢獻率達51%以上,已成為農民群眾致富增收的主要渠道。5月9日,張家川縣委宣傳部派遣張家川縣新聞中心、縣電視臺、縣手機報記者赴北京、蘭州、天水等地采訪在當地從事清真餐飲服務業的張家川人,和他們一同感受清真餐飲業發展歷程,進一步做大做強清真餐飲業,引領全縣回漢人民勤勞致富全面建成小康。今起陸續推出《小康路上》系列報道,展示張家川清真餐飲業發展生機。
張家川清真餐飲大打品牌創新之路

京城文化積淀厚重,如果你不走進位于北京房山區黃金位置,看看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式的莊園,你絲毫感覺不到這里正在悄然進行著一次清真餐飲自主品牌化的創新之路。
5月12日,筆者一行被張家川籍回族創業青年馬強帶到一個神秘的地方,只見裝修工人精雕細琢,花園、長廊、涼亭、燈籠構成一幅古典美畫。馬強告訴我們,在這個占地近四畝的老北京式的四合院,將建成一個集清真餐飲人才培訓、產品配送、產品研發為一體的配送中心。在二三年內,可輻射15家加盟店。馬強說,這樣的方式可以減少餐飲成本,提高經營效益。

(新建的配送中心)
現在社會高速發展,餐飲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如果不進行創新改變,終將會被淘汰出局。對于在北京從事清真餐飲業的絕大多張家川人來說,發展中面臨一大瓶頸就是管理的粗放。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只有通過加強精細化管理,才能提升餐廳的核心競爭力。
而加州水郡的西域克里木食府日流水平均達到3萬,馬強新品牌的創新已在這里試驗成功。如今,西域克里木食府的后廚,各類食材存放有序,餐廳更是整潔無比。變化全部來自于董事長馬強和他的團隊在經營清真餐飲業時引進了一種叫做“6S管理”的現場管理理念和方法。“6S管理”其作用是:提高效率,保證質量,使工作環境整潔有序,預防為主,保證安全。6S的本質是一種執行力的企業文化,強調紀律性的文化,不怕困難,想到做到,做到做好,作為基礎性的6S工作落實,能為其他管理活動提供優質的管理平臺。6S 管理包括:整理、整頓、清掃、清潔、修養和安全,由于前五個詞組日文的羅馬拼寫和第六個詞組英文的字母拼寫中,第一個字母均為"S",故簡稱為"6S",6S 管理已成為企業現場管理的成功寶鑒。
西域克里木食府靠6S管理已在北京房山區站穩腳跟。近3年發展,該企業已經成長為固定資產投入近700萬元,擁有三家連鎖店的大型清真餐飲企業。西域克里木食府加州店推行6S管理后,無論做什么,都有一種標準,這樣做起來就輕車熟路了。加州店經理屈琳說:“企業生產環境有一個很大改變,各種物品擺放也比較規矩,拿取比較方便,省時間。無論培訓、還是精細管理的一些東西,對店員來說都是一種提高,也有進步和發展。”
6S管理是西域克里木食府促進清真餐飲發展的的一種經典管理方式,董事長馬強鼓勵員工開拓思維,大膽創新,成為整個企業對每個工作環節升級改造的不竭動力。從張家川縣走出來的馬強,對清真餐飲的創新有著自己獨特的看法,他說:“創新對于清真餐飲企業來說有很大的必要,包括配方的創新、管理的創新。”在他看來,能把6S管理模式發揮到極致的是他的清真餐飲企業食材配送中心。這個初期投資300萬元的食材配送中心建成以后,將為馬強的清真連鎖餐飲企業提供強大的配送服務,屆時,馬強和他的團隊將把6S管理發揮到極致。
張家川在北京眾多的清真餐飲企業中,西域克里木食府只是其中的一個代表。目前,包括習連匯、中國蘭州馬艾薩牛肉面等一批清真餐飲連鎖企業也在不斷加強精細化管理,降低資源成本,減少資源的浪費,向管理要效益,向創新要成果。

(先進二維碼)
隨著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滲入到都市人的生活,在北京經營清真餐飲業的張家川老板們也正在通過新興的社交工具極力推廣和銷售自己加工的清真美食。
改革的時代,必須要大膽創新、與時俱進。牛肉面、烤串、炒菜、甜點、小吃……幾張誘人的美食圖片,加上幾句簡單介紹,一批“微信美食”店鋪在微信朋友圈中悄悄興起。“這里每天微信訂餐量要占到10%左右,顧客幾乎都不選重樣的。”馬強順手給筆者展示了他的美食微信好友。據馬強介紹,他的微信美食好友接近100個,大部分是朋友圈里好友分享自己餐廳信息而加入的。

(賓客滿堂)
“我喜歡在清真餐廳吃飯。夏天炎熱,又不愛出門,我只好通過微信訂餐。去年在微信里沒有搜到過清真餐廳的賬號。可是今年以來,我找到了三四個清真餐廳的微信賬號,這讓我很開心,這個夏天可以足不出戶的享受清真美食了。”在北京房山區加州廣場社區上班的楊杰對張家川人開的西域克里木食府開通微信推廣清真餐的做法感到很滿意。
“沒有微信,微博,就意味著你的財富正在逐漸消失。我的三家連鎖店,都開通了微信和微博。線上訂餐,線下送餐,成本一樣,卻能吸引更多不愿出門的顧客。”馬強表示,他對網絡消費群體十分在意。
在5月11日至12日調查中,筆者了解到,在北京經營餐廳的張家川老板,有超過20%的人在使用微信營銷店鋪,而這些店鋪幾乎都能滿額同城免費送貨上門。據馬強介紹,西域克里木食府西門店開業以來,每天微信訂單量就有近100個。微信內容主推自家的清真美食,吸引了不少食客的眼球。馬強認為,微信和微博就是最好的廣告宣傳工具之一,成本低,速度快,擴散面廣。

(馬強和廚師長交談)
筆者發現,在北京從事清真餐飲業的張家川籍老板,用互聯網思維撬開餐飲業小本經營的新缺口,本身具有很大的新鮮感。他們普遍認為微信等互聯網營銷的最大好處在于它是一個主動出擊型的方式,流量控制在自己的手里,基礎量握住之后,就能在平臺上搭建更高的大廈。大多數老板認為,微信營銷讓清真餐廳的店外營銷從紙質點餐卡轉變為微信菜單,顧客只要關注餐廳的微信公眾號,就可以實時獲得餐廳的最新菜單,這是搶占商機,借機推開清真餐飲的一條新途徑。
企業要發展,人才是關鍵。馬強的運營經理趙志武已從事餐飲業近半輩子,馬強說,他的加入如虎添翼,為了能留住人才,馬強選擇了優秀員工入股的方式,這樣員工才能大膽放心的為企業著想。趙志武這個四川人對老板馬強充滿了很高的期望,他認為,跟對了人,才有施展了才華的機會。有運營經理的管理,馬強輕松多了,有更多的時間來搞產品研發等。
馬強告訴筆者,為了尋找獨具特色的美食,他走訪了好多地方,虛心學習了餐飲方面的很多知識,馬路攤上實際上也有美食,哪里的美食味兒好,他就不惜一切代價學習創新。為了企業的發展,他操了不少心,包括采購客戶的坐椅,他專門要了一碗牛肉面,坐在椅子上,家具城的店員問他為何這樣奇怪。馬強說,我想要讓顧客感覺到舒服,這樣有益于生意的發展。

(干凈衛生的后廚)
馬強的行政總廚告訴筆者,我們的企業現在既有回族,也有漢族。回漢的餐飲文化有互補,我們研制的菜品和產品非常惹顧客喜歡,生意好時,排隊排到了店門外。生意的發達是我們的精神動力,讓我們更加自信把張家川清真餐飲服務業做大做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