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了全面掌握今年全縣重點工作完成情況和全縣各級黨政組織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情況,準確評價各鄉鎮、各部門工作實績,找準和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切實加快各項工作進度,8月20日—22日,張家川縣在15鄉鎮和21個部門范圍內開展以“查工作進展、比規模質量;查工作水平、比特色亮點;查工作謀劃、比發展后勁”為主要內容的“大查大比”活動。
張家川延伸畜牧產業鏈條促進提質增效
對于一項產業來說,產業鏈的延伸意味著產業化程度的提高、品質的提升和經濟效益的擴大。近年來,張家川縣在發展畜牧產業的同時,注重從人工種草、牛羊育肥、活畜交易、屠宰加工等各個環節入手,積極延伸產業鏈條,努力使畜牧產業更好地為縣域經濟發展發揮應有作用。

大查大比活動中,觀摩團先后參觀了莊河村養羊小區、聯民畜牧養殖有限公司、八杜村犇鑫養牛場、馬塬村養羊小區、三友村養殖場等企業,并在龍山鎮、連五鄉、張川鎮等地了解了嘉禾草業優質紫花苜蓿生產基地、張川鎮活畜交易市場等,與畜牧產業相關的企業發展現狀。觀摩團深切的感到,張家川縣一條由“人工種草—牛羊育肥—活畜交易—屠宰加工”構成的畜牧產業鏈已初步形成。
在位于龍山鎮的聯民畜牧養殖有限公司,觀摩團注意到,三條專門用于牛、羊、雞屠宰的全自動生產線正在安裝中。企業負責人向觀摩團介紹到,三條生產線在今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后,將使企業的年牛屠宰量達到3萬頭、羊屠宰量10萬只、雞屠宰量90萬只。“一方面我們張家川的牛羊產品獲國家無公害綠色產品認證后,對屠宰加工的環境和管理有更加嚴格的要求,另一方面我們張家川的牛羊數量近年來也不斷增多,屠宰場面對的市場也比以前更大了”。對于企業不惜斥巨資從原來的手工作坊升級為自動化流水線,企業負責人道出了自己的心聲。

張家川縣紫花苜蓿收購現場/縣新聞中心沈維民供圖
“發展人工種草保障了養殖場的飼草供應,促進了牛羊育肥,牛羊育肥反過來帶動了人工種草,又活躍活畜交易市場,同時也催生了屠宰加工業。這些鏈條環環相扣,相輔相承,相互促進,無形中擴大了全縣畜牧產業的規模,提升了畜牧產業的產值,這對于加快縣域經濟發展、促進農民更好地致富增收必將產生積極影響。”對于初步形成的這條畜牧產業鏈條,觀摩團成員對它的發展前景充滿了信心。

張家川縣紫花苜蓿收購現場/縣新聞中心沈維民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