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8月24日,張家川縣委召開了十二屆七次全委(擴大)會議,傳達了中央和省、市有關會議精神,總結了上半年工作,全面安排部署了今后的重點工作。為深入學習貫徹全委(擴大)會議精神,縣政府網站特開設《貫徹全委會》系列報道,通過開展不同視角的解讀報道,引導全縣各級干部全面理解和準確把握十二屆七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實質,激勵全縣廣大干部群眾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進一步堅定信心、鼓足干勁,為加快推進富民強縣進程奠定堅實基礎。
【貫徹全委會】之三:
強基礎是主要任務
報告指出,今后將把強基礎作為改善城鄉發展環境的主要任務,實施“四大”重點建設,全面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升群眾生產生活水平,為實現轉型跨越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以高標準“六化”建設為重點,著力改善農村基礎條件。圍繞農村高標準實現“六化”目標,按照一個部門包抓“一化”的要求,進一步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認真實施好八杜、高溝、石峽流域和潘峪溝流域等土地開發整理項目,使全縣梯田化率達到95.7%,努力爭創全省梯田化建設示范縣。著力加快馬鹿梁、南山梁、劉堡梁農村飲水安全管網延伸工程,使全縣農村飲水安全率達到100%。整合資金,注重質量,全面完成61.5公里農村通暢工程、62.4公里農田主干道建設任務,有效加強縣鄉公路和通村道路維修管護,確保所有道路實現質的飛躍。認真抓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重點公益林、木材戰略儲備和國有林區危舊房改造等重點項目,進一步鞏固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成果,加快推進溝壑梁峁林帶化建設步伐。扎實推進美麗鄉村示范帶建設,高質量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試點工作,深入開展城鄉清潔工程,打造省級示范村3個、市級示范村4個,著力營造干凈整潔的人居環境。

以“七大項目、八個全覆蓋”工程為重點,著力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圍繞把西戎文化園打造成集歷史文化、人文景觀、自然風光為一體的精品工程,堅持高起點規劃、高品位設計,認真做好各項前期工作。以濕地公園的形式,抓緊啟動回鄉風情園河道綜合整治工作,努力為回鄉風情園再添亮點。認真抓好南川河橋、迎賓大道和阿陽大道東延伸段等項目前期工作,力爭9月份全面啟動實施。加快凈水廠二期、龍山垃圾處理場建設進度,確保城區“七大項目”建設盡快發揮效益。扎實推進城區小巷道硬化、供水供熱、垃圾箱、社區市場、公廁配套等德政民心工程,進一步鞏固城區亮化工程和縣城南北兩山、城區周圍山體以及城區道路兩側綠化工程成果,確保全面實現城區“八個全覆蓋”目標。全力以赴抓好縣城“雙十工程”建設掃尾工作,確保第三幼兒園9月份內開工,加快北濱河路道路鋪油、南部路網工程和城區生活污水處理廠建設進度,全面完成城區集中供熱工程建設任務,有效提升城市承載能力。堅持多管齊下,綜合施策,清理整治縣城及城郊違法違章建筑,全面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徹底解決城區 “八亂”現象,確保形成長效管理機制,努力提升城市綜合管理水平。

以交通三年大建設為重點,著力提升全縣交通道路通行能力。轉變思路,強化投入,啟動實施交通三年大建設計劃。從今年開始,縣財政每年至少投入3000萬元,連續三年累計投入1億元,用于交通大建設,著力提升全縣道路通行能力。以張棉—大陽、恭門—河峪、縣城—平安、龍山—連五、龍山—梁山五條道路提質達標及橋溝梁—清水桐林灣、古土梁—清水薛堡、閆家—清水湯峪、大灣口—清水百家、梁山—莊浪五條斷頭路建設為重點,高標準、高質量建好全縣骨架路網。整合項目資金,改變工作思路,強化質量管理,全力抓好通村、通組道路建設,確保全縣所有自然村實現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標。當前,要認真做好骨架路網建設重點項目前期工作,加快張棉—大陽、恭門—河峪及橋溝梁至張棉三條道路建設進程。積極爭取秦安(蓮花)—張家川縣—隴縣(石槽溝)一級公路,確保盡快立項建設。爭取用三年時間,使全縣交通道路通行能力有質的飛躍,以交通的大提升支撐全縣經濟社會的大跨越。

以加強建設和強化服務為重點,著力打造全國農村飲水安全先進縣。要倒排工程,壓茬推進,加強富川水源工程建設步伐,按期完成年度建設計劃,確保工程盡快發揮效益。認真做好關山水庫建設前期工作,積極向上爭取,確保盡快立項建設。按照“四庫聯通”的方式,大力實施東水西調工程,實現富川、關山水庫向東峽、石峽水庫調水,為全縣人畜飲水和工業用水提供充足的水源保證。加大向省市匯報銜接力度,積極爭取國家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重點縣、坡改梯建設試點縣等項目。以全省農村飲水安全建設管理現場會為契機,繼續提高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維修管護水平,進一步強化水源地保護和水質檢測,確保城鄉群眾飲水安全,著力打造全國農村飲水安全先進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