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張川>>正文
【甘肅日報】張家川:教育的三年“加速度”(組圖)
(2014-8-28 9:06:16)  來源:甘肅日報 作者:牛彥君  打印本頁

張家川:教育的三年“加速度”  

  在天水,要說教育進步最快的縣區,當數張家川回族自治縣。

  張家川縣是天水市唯一的少數民族縣,同時還是天水最后一個實現“兩基”的縣。3年來,張家川縣努力縮小差距,以大手筆發展教育,跑出了教育的“加速度”。

  2010年9月,張家川縣委、縣政府提出了教育3年大發展的目標,縣財政每年投資不少于2000萬元,1年內完成3所高中、縣城初中、小學和幼兒園的配套完善工程,2年內完成所有寄宿制初中的完善工程,3年內讓所有完全小學達標。

  此舉拉開了張家川教育資源提升行動。2011年起,張家川縣每年把財政收入的四成多用在教育上,3年時間,張家川縣用在民族教育發展方面的投入超過3億元。

  3年過去了,張家川縣教育基礎設施得到巨大改善,城區優質教育資源位列天水市前列,教育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升,全縣教育事業進入黃金發展時期。

  “8+2”工程:教育基礎建設走上發展快車道

  “走進張家川縣城,人人都會夸贊寬敞明亮的教室、花香樹綠的校園……”近日,記者來到張家川縣新建小學,提起“8+2”工程后校園的全新面貌,學校校長楊春茂這樣說。

  張家川縣以實施校舍維修、新(擴)建工程、落實營養餐工程、實施農村寄宿制初中冬季“溫暖工程”、薄弱學校建設、寄宿制學校建設等項目為抓手,在教育基礎建設上先后實施了教育“8+2”工程:對縣一中、新建小學等8所城區中小學校的校園及配套實施進行標準化建設;同時,爭取項目在縣城新建一所標準化的初級中學和一所幼兒園。這些項目主要包括修建圖書館、師生食堂、塑膠操場、水沖式廁所、室外管網改造以及學校的綠化、美化、亮化等工程。

  如今,嶄新的教學樓、漂亮的校門、硬化的操場、寬闊的校園,在張家川縣內比比皆是。天水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說:“以前,張家川縣的教育基礎建設是全市最差的,如今成了最好的。實施‘8+2’工程,讓張家川縣教育3年跑出10年的里程。”

  生活關懷:“溫暖工程”讓師生幸福指數提升

  讓學校告別土火爐,是張家川縣的“溫暖工程”。

  閆家鄉是張家川縣東部高寒陰濕山區的邊遠貧困鄉。閆家中學校舍未改造前,學校在教室和宿舍安裝老式火爐生火取暖,不僅取暖效果差,而且煤煙外泄,許多學生經常出現頭暈、惡心等現象。“實施‘溫暖工程’后,縣里為閆家中學修建鍋爐房,安裝暖氣,學校自行購買了飲水鍋爐,并配置學生洗澡間,天天有開水。”校長馬宏寶高興地說。

  如今,全縣14所寄宿制農村初中和11所城區中小學已全部實現供暖。

  與此同時,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亦讓學生幸福指數直線提升。全縣255所農村學校近4萬名學生全部吃上了放心營養餐。部分條件較好的學校還實行一日供三餐的方式,供學生自主選擇一餐,并提供多樣化菜譜。縣財政還撥專款專門解決學生營養餐的原料運費。

  目前,全縣各學校均已實行了教師免費早餐,切實解決了邊遠學校教師吃早餐難的問題。同時,重視和關注廣大教師的身體健康,每年安排80多萬元,為全縣中小學、幼兒園3600多名教職工進行全面體檢。

  教學質量:加強管理創新,兩支隊伍建設取得新突破

  今年1月29日,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教育廳聯合發布的甘肅省首批100所中小學德育示范學校名單中,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第一中學赫然在列。

  著眼校長隊伍和教師隊伍“兩支隊伍”建設目標,張家川縣在全縣積極推行以校長聘任制、教師聘任制、校內結構工資制為主要內容的中小學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以校長聘任制為核心,學校班子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

  同時,縣里堅持人才強教理念,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先后派出2000多名校長和教師外出學習考察;同時積極推進人才引進計劃,引進緊缺人才。以完善校長聘任制為重點,建立了校長考核獎懲機制,形成了各級各類學校競相發展的局面。

攝影相關圖片
“花牛蘋果”紅了(圖) 藍天·白云·麥積山(圖) 走進晚霞湖賞荷花(圖) 環湖賽第十賽段 環湖賽第九賽段 探訪秦州五臺山(圖) 麥積山植物園郁金香(圖) 走進穎川河開發區(圖) 秦安何灣桃花景觀(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