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山圍繞,綠意蔚然,在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恭門鎮靈臺村村支書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靈臺村三組的一個農家小院,看到45歲的王歲石正在打理自家養的蜜蜂。他不加任何防護措施,哼著小調在蜜蜂飛舞的蜂箱之間忙碌。
在屋前的陽臺上,錯落著擺放了十幾個蜂箱。“這里一共有30多個蜂箱,還有一些在自家后院的菜園子里。”談起蜜蜂,這位有三十多年養蜂經歷的憨厚養蜂人有著說不完的話題。

與王歲石聊天中得知,他從十幾歲時就開始跟隨父親養蜂,他家養的蜜蜂都是土蜂,土蜂生命力非常頑強,不需要人工喂養,在曠野就能生存,所以蜂蜜天然、無污染。但是土蜂非常難養,愛逃跑,愛分蜂,很難發展到一定的規模。
王歲石說:“我每5天打掃一次蜂巢,同時順便查看蜜蜂狀況,接著就是取蜜。”打開蜂箱時,蜜蜂漫天飛舞,他熟練地從蜂巢中取出一塊塊沾滿蜂蜜的隔板,輕輕地趕走上面的蜜蜂,然后過濾,收集,最終便可出售。
你們家產的蜂蜜怎么銷售?
“現在主要是零售,一斤峰蜜可以賣上60元,去年30多窩大概能產1千多斤,所產的蜂蜜都就在我們村里銷售完了,所得的錢蓋了幾間新房。”
那你經常不用防護措施難道蜜蜂不蟄你嗎?
“取蜜被蜜蜂蟄是家常便飯,只要臉不被蜇到就好。”
沒有花源的時候,你們怎么管護蜜蜂?
“我們這里每年的3至4月份花源少,我們就每半個月向蜂巢放一次蜂蜜或白糖,或者遇到連續的雨天,蜜蜂也采不到花粉,我們還是和花源少的時候一樣管護。”
你是通過什么方法把蜜蜂養的這么好?
“要干好養蜂,就要懂得科學,要有過硬的技術。我從小就跟著父親養蜂積累了一些經驗,同時我向其他養蜂的同行們學習,還賣了許多養蜂的專業書籍,自己鉆研學習養蜂知識。”王歲石笑著對我們說,養蜂是一個耐心活,如果想急功近利,肯定干不成。對于我來說,不管虧還是賺,我都愿意養蜂,比起賺錢的活兒,它更像我的一種愛好,一天不跟蜜蜂打交道,我就渾身不得勁。”
談到今后的打算,王歲石夫妻倆說,將不斷擴大養殖規模,干好他們的“甜蜜”事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