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一彎來梁一彎,天水有個張家川。張家川里有個連五梁,山大溝深條件差。這是昔日人們對張家川連五鄉落后閉塞條件的形象傳唱。
如今,國家的富民政策猶如一股春風刮到了高莊村,讓這個昔日困難的村莊舊貌換了新顏。有人稱,連五鄉高莊村真是連五梁上的一一道絢麗的風景。
1月14日,筆者走進了高莊村,領略了他的絢麗風采。

踏水踩泥出門去 高級轎車開回來
高莊村的致富能人田國祥至今記得他當年出門的情景,那一年,天下大雨,路窄泥滑,他卷起褲管艱難的步行到了龍山鎮,坐上了大班車,離開了故鄉,在外面闖蕩生活。他發誓要活出個人樣來,改變家鄉貧困落后的面貌。他深有感觸地說,在那個時侯,每逢下雪下雨,村民們和外界的聯系就被隔絕,已經出村的回不來,想要出村的出不去。村民們就這樣生活了許多年。那時候,鄉愁是一條彎彎窄窄的崎嶇山路,子女在山頭,父母在村頭。 路!一千多村民迫切需要一條路——溝通外界的路,改善生活的路,促進發展的路,放飛夢想的路。村民們的理想就是擁有一條出村的路,但是理想的豐滿難掩現實的骨感——骨感在錢。由于多年封閉偏僻,此地的經濟狀況并不好,到哪里去籌集修路需要的大筆費用?這個問題,長期困擾著高莊村民。
田國祥是高莊村人,從小就樂于助人。用鄉親們的話說就是“聽說誰家有事,自家的活撂下就去了”。田國祥在南京以后,在外邊見了世面,后來就到六朝古都南京開起了清真餐廳發展。經歷了不知多少艱苦奮斗以后,做出了一番成就、創下了一份事業。
外邊的世界很精彩,但田國祥的根在張家川,在連五,在高莊村。他總是想為家鄉做點什么,以報恩故土、報答鄉親、報效國家。2011年村兩委班子換屆,高莊村民全票通過選出了他們的致富帶頭人田國祥,他坐上了村支書第一把交椅。由商人轉型到村支書,壓力真不小,誰家三長兩短,都得他操心主持公道。

新官上任后燒的第一把火就是修路。要致富,就修路。錢從何處來?國家的政策就是錢,國家的 “一事一議小巷道硬化、通暢工程、農田道路建設” 等政策最給力。于是,田國祥向連五書記鄉長立下軍令狀,只要給項目,多大困難我來頂,一定修出一條通天的大路來。
道路項目下來了,村民們的集資、出工也順利得多。甚至就連已經外出務工的村民們,也加入了捐資修路的行列。如今,許多開清真餐廳的高莊村的老板們,都把高級轎車開到了家門口。高莊村主任馬忠華高興地給筆者說。
我們這個社會并不缺少正能量,但往往缺少一個能起帶動作用的正能量。田國祥就起著這樣的帶動作用。獨善其身固然是好,帶動眾善更加功德無量。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需要涌現更多能帶動正能量的榜樣。

精神文明長精神 青山綠水撲面來
現在村民不缺錢花,但還需要一點精神,還需要一點精神娛樂的。閑下來的鄉親們,無事挺郁悶,精神面貌不光亮,這自然就是田國祥的煩心事,也是他要急需辦的事。
聽說有個改善人居環境試點項目,村支書田國祥在鄉黨委的支持下向相關部門爭取項目。為項目,他跑了不知多少回,他為村民辦實事的精神,打動了相關部門領導。項目下來了,村莊美化了,精神光亮了。
在村頭,筆者發現一處院落村民出出進進甚是熱鬧,原來這里是高莊村支部,用高莊村民馬素福的話來說,這是我們村的辦事處。場院里立起一塊似玉的大石頭,寫著“追夢”二個字,村民馬素福說,這個大石頭是我們田書記帶領大家修路時,從路旁邊的河里淘出來的,追夢也是我們高莊村奔小康的共同夢想。而在村支部還有一個現代化的圖書室,供村民免費閱讀。再往村里走,村民三三兩兩走在寬闊的村道上有說有笑,一派和諧。高莊村容村貌整潔,每家每戶都是統一的美化亮化標準。而在村十字叉口有一個古典式的涼亭,有村婦在繡十字繡,也有村民在亭子中快樂聊天。田國祥告訴筆者,他在南京呆了二十年,發現人家南方的園林式的涼亭有種特殊的人文氣質,因此就想辦法給村子里也建一個涼亭,你看我們坐的石頭是從河里撈上來的,稍加工美化一下,感覺也很享受嘛。
的確,村民們的文化生活不斷豐富著,國家的精神文明不斷進步著,這就是這個時代的腳步。強大的國家,文明的社會,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連五鄉長馬金鎖告訴筆者,田國祥不辜負鄉黨委的重托,擔任村支書四年來,團結村班子,帶領村民真抓實干,高莊村發生了質的變化,田國祥做為一名基層共產黨員,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群眾路線。
連五鄉高莊村,共219戶1145人,耕地面積2580畝,2013年人均純收入2300元。
據高莊村主任馬忠華介紹,去年和今年兩年以來,在鄉上的領導的高度重視下,高莊村積極實施改善人居環境工程。組織群眾積極開展“五清”(清垃圾、清柴堆、清糞堆、清路障、清水渠)為重點的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確立環衛保潔人員,同時成立了16人的“美麗鄉村建設”自愿服務隊,集中力量整改村容村貌。

全面開展了“綠化、美化、靚化”工作。一是道路綠化。去年在村莊主干道栽植側柏2400株,今年,鄉政府又為村上購置了2000苗金絲柳和1800苗柏楊,在通村的主干道上栽植行道樹,同時購置了12000苗刺槐在村莊的險坡地段進行綠化。二是靚化方面。共外粉、美化、亮化全村的墻體32600平方米。三是沿路花園建設。在沿路的農戶院落門前修建90CM高的花園綠化帶,砌成花園1720米,整理樹盤和種植花草1720米,設置景點綠化帶3處,投資3.2萬元在三叉路口建成涼亭一座,便于群眾納涼等車。并對全村的危墻危房進行了改造,對院落和道路進行了硬化。截止目前,共調撥水泥1463.85噸 ,硬化院落180戶47895平方米。危墻改造30戶,1100米,共投放磚31.296萬塊。去年實施一事一議硬化主巷道2公里,今年又硬化小巷道4公里,投資96萬元對全村的主巷道共硬化12000平方米,動員群眾籌資硬化水渠300米。同時還對村委會場所進行合理規劃,將院落建成開放式文化廣場,供群眾休閑娛樂。目前,村委會的花園建設,圍墻改造和院落硬化已經全部完工,同時花費1.5萬多元為高莊村建成特色標志(石刻碑)一座。今年為高莊村落實危房改造20戶,整合資金21萬元,目前房屋改造已經全部完工。
如今,當你行走在連五梁上的高莊村,村民三兩歡聲笑語,房院層疊別致,山梁樹木搖曳,道路寬闊平坦,儼如一個現代的桃源新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