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問題去,學到經驗來”
——張家川縣赴寧夏考察民族優惠政策落實等工作側記
 (考察組在北方民族大學創新創業教育中心學習參觀)
為認真學習寧夏回族自治區在貫徹落實中央民族優惠政策工作中的先進經驗和成功做法,找準我縣與該區在發展民族教育事業、城鄉一體化建設、(清真餐飲)勞務經濟、民貿民品特色產業等方面的差距,5月4日至5月7日,甘肅省民委副巡視員安生明,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委書記劉長江,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夏草,縣委常委、統戰部長李國恩帶領相關部門負責人,赴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中衛市、靈武市、銀川市和北方民族大學進行為期3天的學習考察。
考察過程中,各成員堅持“帶著問題去,學到經驗來”,緊緊圍繞8項重點課題開展學習考察。寧夏扶持清真產業重點民企樹品牌的思路、加大民族教育事業強基礎的力度和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惠民生、壯大民貿民品特色產業增后勁的舉措給考察組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北方民族大學座談交流校地合作事宜)
“搶抓機遇、因勢而謀”:協調發展民族教育事業強基礎
北方民族大學直屬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是全國唯一一所建立在少數民族自治區的部屬綜合性高校。學校總占地面積1624畝,校舍總建筑面積40萬平方米,面向31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現有56個民族1.8萬余名全日制在校生,曾多次榮獲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等稱號。
在北方民族大學期間,考察組受到了學校黨委書記任維楨和黨委副書記、校長楊敏等校領導的會見,并實地參觀了創新創業教育中心、綜合實驗樓、校圖書館,全面了解了學校教學科研創新、校園基礎設施建設。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與會人員專題就北方民族大學支持張家川縣民族教育發展、專業人才教育培訓、伊斯蘭和回族文化研究、清真食品產業鏈等事宜進行了廣泛交流。
固原市地處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核心區,是中央確定重點扶貧的“三西”地區之一,也是寧夏五個地級市之一和唯一的非沿黃城市。近年來,該市搶抓中央給予的各類優惠政策,大力扶持發展民族職業教育,取得了明顯成效。至目前,全市已擁有中等職業學校5所,各類注冊學生總數為13721人。考察組實地參觀了固原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回民中學,詳細了解了該市在扶持發展民族職業教育方面的政策和舉措,使考察人員親身感受到了當地在發展民族職業教育方面的思路和魄力,堅定了張家川縣抓好民族職業教育的決心和信心。
 (鳴沙移民新村位于中衛市迎水橋鎮西部,建設移民住房151戶702人,有當地回族地域風格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標準化完小、衛生醫療室、群眾健身廣場、農資百貨超市各一處)
“搶抓政策、應勢而動”: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惠民生
近年來,中衛市搶抓中央扶持寧夏回族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優惠政策機遇,堅持以綠為美、以水為源、以凈為榮、以適為宜、以人為本,深入實施沿黃景觀帶建設和城市街巷暢通、亮化、美化“四大工程”。出臺了《中衛市市容秩序管理辦法》,創新城市管理模式,加大城市綜合管理力度,完善“以克論凈”深度保潔機制,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和自治區衛生城市。編制完成了全市《村鎮布局規劃》,精心打造具有民族地域風情的特色小城鎮和美麗新農村,有力提高了群眾幸福生活指數。

考察組實地參觀了城區群眾健身廣場、黃河宮黃河博物館、寧夏科豪陶瓷有限公司、鳴沙移民新村,全面了解了該市在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工作中的典型經驗和成功做法,為推動我縣城鄉一體化建設提供了有益借鑒。
 (考察寧夏明瑞苑穆斯林餐飲公司托管的固原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餐廳經營管理情況)
“搶抓市場、順勢而為”:扶持壯大清真產業重點民企樹品牌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寧夏以清真產業作為經濟發展的切入點,在國家政策扶持的優勢下,將會形成清真產業集群,不僅有利于清真產業的發展,而且吸引外資投入,保持經濟持續發展”。作為全國唯一的回族自治區,清真產業在寧夏有著獨特的地域優勢和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經過多年的傳承和創新,清真產業不僅成為拉動該區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產業,更是寧夏的一張靚麗名片。同時,在這條產業發展鏈條中,寧夏明瑞苑穆斯林餐飲公司和寧夏夏華畜牧產業集團公司逐漸占據了相當的市場份額。

寧夏明瑞苑穆斯林餐飲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注冊資金1000萬元,總部設在銀川市。該公司現有總店1家,直營店6家,托管經營寧夏、甘肅、江蘇、河南等地區高校和企業餐飲連鎖店20余家,日供餐總量近30000余份,年平均營業額近7000萬元。目前,該公司已發展成為一家集賓館餐飲連鎖經營、民族食品研發和生產加工、主副食品配送、專業食堂托管及就業培訓等一站式的管理服務公司。考察組實地參觀了明瑞苑公司托管的寧夏大學(南校區)、寧夏醫科大學、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餐飲連鎖店,深入餐廳食堂了解清真窗口設置、后堂操作管理、食品質量和師生滿意度情況。考察組認為,明瑞苑公司堅持“綠色、健康、營養、便捷”的經營理念和“誠信經營、優質高效”的服務理念,不斷拓寬市場空間,積極投身高校清真餐飲經營服務的做法值得張家川籍在外清真餐飲經營成功人士學習借鑒。
 (學習參觀寧夏夏華畜牧產業集團公司肉牛羊繁育示范基地建設管理情況)
寧夏夏華畜牧產業集團公司位于中衛市,總占地面積766畝,現有職工760人,主營清真牛肉、羊肉、速凍鮮肉及成品。集團公司下轄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肉牛羊繁育示范基地有限責任公司、夏華肥牛城餐飲連鎖有限公司等11家全資子公司,是一家集專業化、科技化、系統化、產業鏈完整一體化的清真牛羊肉系列食品開發集團公司。考察組實地參觀了集團公司中衛地區各子公司運行管理情況,并對集團公司集優質飼草種植、青貯飼料加工、良種繁育、牛羊飼養全封閉屠宰、恒低溫精深加工、大中城市定點流通銷售、特色餐飲“七位一體”的清真肉食品開發流程進行了全面細致了解。
 (在中銀絨業股份有限公司參觀羊絨產品)
“搶抓優勢、主動作為”:創新推動民貿民品特色產業增后勁
靈武市地處寧夏中部經濟核心區、銀川綜合保稅區所在地,是國家重要的煤電化基地、羊絨產業基地、商品糧生產基地和寧夏回族自治區沿黃城市帶經濟核心重要城市,連續三年進入中國科學發展百強縣。
 (中銀絨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近年來,靈武市委、市政府用足用好國家民貿民品政策,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堅持把羊絨產業和農產品加工產業確定為“興工強市”和“特色優勢產業帶動”戰略重點支柱產業,從政策、資金、稅收、勞動就業等方面給予支持,鼓勵民貿民品企業優化產業結構、促進體質增效。同時,搶抓自治區實施“萬家成長千家培育”工程和“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大力發展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的良好機遇,積極扶持和培育民貿民品重點企業,先后孕育了“絨典”、“菲羅索菲”、“靈州雪”等一批國內外知名品牌產品。考察期間,考察組聽取了靈武市民貿民品工作情況介紹,實地參觀了興唐米業集團有限公司和中銀絨業股份有限公司,并深入企業生產車間學習了解各產品制作流程。
 (在寧夏科豪陶瓷有限公司參觀陶瓷制品流程)
三天的考察,雖然時間短,但安排緊湊、收獲巨大。通過實地考察、參觀學習、座談交流,使大家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啟迪了思維、堅定了信心、增強了溝通,為我縣搶抓中央和省市各項優惠政策、積極爭取項目資金、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做大做強清真餐飲服務業、加快富民強縣進程,提供了有益借鑒,指明了發展方向。
 (寧夏夏華畜牧產業集團公司牛羊全封閉屠宰加工車間)
 (在靈武市興唐米業集團有限公司學習參觀)
 (北方民族大學生物科學實驗教學中心是省部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