絢麗張家川(十一)
馬小平

張家川要發展 滿世界開飯館
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張家川第一批創業人士踏上了外出創業之路,足跡遍及全國各地,涉及多種行業。30多年的創業實踐證明,適合張家川大部分人創業致富的主要有“清真餐飲服務業、牛羊規模養殖業和皮毛販運加工業”三大產業,其中最重要的是清真餐飲服務業。千千萬萬張家川人走出張家川,在世界各地,特別是全國各地創業,謀求更大的生活空間。這其中,創業過程十分艱辛,創業者經歷了千難萬苦,飽嘗了苦澀辛酸,但是收獲更多的是成功,創造的更多是幸福。

近年來,張家川縣立足民族縣實際,提出“舉特色旗、打民族牌、走富民路、建和諧縣”發展理念,提出了“三大富民產業”,出臺了支持清真餐飲業發展意見,實施了清真餐飲服務業“百千萬”工程,清真餐飲遍地開花,清真餐飲服務業對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貢獻率達51%以上,已成為農民群眾致富增收的主要渠道。做精做大清真餐飲服務業,是張家川縣在“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中確定的“清真餐飲服務業、牛羊規模養殖業、皮毛販運加工業”三大特色富民產業之一。2013年還積極實施清真餐飲服務業“百千萬”工程,即力爭至2015年,在全國100座大中型城市,發展賓館1000家,清真餐飲經營店1萬家,帶動10萬人就業。結合“百千萬”工程的實施, 張家川縣制訂出臺了《張家川縣大力發展清真餐飲服務業的意見》,縣財政每年安排不低于120萬元的財政預算用于清真餐飲品牌建設、宣傳推廣等。制訂了“兩免一補”的扶持優惠政策,即免費開展“伊香拉面師”技能培訓、鑒定和發證;免費清真餐飲品牌注冊;對達到統一裝飾風格、店員服飾、食品簡介、店面牌匾的餐飲經營店給予1萬元補助。在政府推動和政策扶持的同時,張家川縣開展技能培訓,抓品牌建設、抓典型示范、抓輿論宣傳,全方位促進清真餐飲服務業健康發展。如今,在全縣有5000余人擁有清真餐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張家川伊香拉面師”、“張家川伊香烹飪師”等14個清真餐飲品牌已享譽全國清真餐飲界。由張家川人在北京開辦的“習連匯牛肉面”、在蘭州開辦的“馬艾沙牛肉面”和“馬老六牛肉面”、“伊香拉面館”等500多家連鎖清真餐飲店遍布全國各地。

目前,張家川人已在北京、上海、武漢等20多個省會和蘇州、青島、十堰等200多個大中城市發展清真餐飲經營店13000家,賓館860家,從業人員6萬人,年創收8億元,占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51%。僅在北京,就有2500多家清真餐飲店。這是張家川縣通過勞務輸轉實現脫貧致富的一個成功典范。

張家川人在外地開的飯館

張家川人在外地開的飯館

張家川人在外地開的飯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