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7日,天水市副市長霍衛平帶領市扶貧辦負責人,對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精準扶貧工作進行了調研。霍衛平強調,張家川縣要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1+17”精準扶貧工作方案及省市關于精準扶貧的一系列部署要求,緊密結合民族貧困縣實際,突出圍繞對象、目標、內容、方式、考核和保障“六個精準”,扎實深入推進精準扶貧各項工作任務落實。縣委副書記妥國保,縣委常委、副縣長馬玉鳳及縣扶貧辦負責人一同參加。
當天,調研組采取隨機抽查的方式,先后深入平安鄉梨樹村、馬鹿鄉白楊村、閆家鄉神樹村、胡川鄉王安村等地,走村入戶,查閱貧困村戶建檔立卡情況,同時就精準扶貧落實方面的問題與基層干部群眾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提出了具體改進的意見和建議。
平安、馬鹿、閆家地處張家川東部關山林緣區,自然條件差、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是全縣扶貧攻堅的主戰場。平安鄉梨樹村三組貧困戶楊志凡家有七口人,兒子在新疆某混凝土公司打工,他和老伴兒養著3頭牛,種著12畝薄田。4月底,平安鄉黨委、政府針對貧困村戶實際,爭取并實施了梨樹村貧困戶危舊房改造搬遷項目,項目涉及8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戶,占地面積5畝,預算投資153.6萬元,戶均投資19.2萬元,縣上給予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安排扶貧專項資金4萬元,配套危舊房改造資金1.15萬元,目前主體已基本完工。

“房子整個蓋起來要近20萬元,好在有縣上補的5萬多元,解決了我們貧困戶的燃眉之急。等家安好了,下一步全家人該好好掙錢了,修房欠了親戚的一大筆錢哩…”雖然蓋房讓年過六旬的楊志凡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但望著自家蓋起的新房,老人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信心。
“兒子打工掙1萬多,3頭母牛一年下來1萬多,加上12畝地打出的糧食和其他補貼,相信你家的日子慢慢會好過的。現在房子的事情安頓好了,接下來的關鍵還是要轉變思路,發展能致富的產業,這個問題需要大家坐下來好好商量商量。希望你能積極配合各級幫扶工作隊掌握貧困實情,針對家庭產業發展實際,協助制定具體的幫扶計劃,為下一步實施精準幫扶措施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梨樹村貧困戶危舊房改造搬遷點上,霍衛平與貧困戶楊志凡算細賬、謀發展,并就下階段具體幫扶計劃和措施進行著深入交流。
霍衛平指出,精準扶貧,貴在精準。從起步階段,就要力求精準,重點搞清楚誰是扶貧對象、因何原因致貧、今后發展需求等基礎關鍵性的問題,這樣才能有的放矢,更好地指導今后的工作。各級、各部門要認真對照全省“1+17”和全市“1+18”精準扶貧工作方案,堅持做到思路上清晰、程序上清楚,緊緊圍繞對象、目標、內容、方式、考核和保障“六個精準”,落實好真實識別貧困、規范建檔立卡、實施動態管理、推行掛圖作業等關鍵環節,切實做到底數清、問題清、對策清、責任清、任務清。各鄉鎮要本著扶貧政策和對象公開、透明的原則,認真組織做好貧困戶政策宣傳和民主評議工作,積極通過村 “兩委”和村民黨員代表會的評議,評選出最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建檔立卡、實現統一管理;要進一步細化工作,科學區分因病因學致貧、返貧戶和脫貧戶,積極通過個人申請、民主評議和村民公示,盯準對象、分類建檔記錄,做到有進有出、動態管理,因戶施策、制定具體幫扶計劃措施,明確脫貧目標和時限,確保項目資金、幫扶力量和監測評估及時到村到戶。

電商扶貧,是省委、省政府“1+17”精準扶貧方案中的一項具體方案,即《電商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其主要內容是政府幫助扶貧對象通過開辦網店等電子商務的方式達到減貧、脫貧目的的一種實踐活動。為加快電子商務扶貧步伐,馬鹿鎮、閆家鄉探索精準扶貧新模式,成立了鄉鎮電子商務服務站,針對貧困村和非貧困村不具備開店的實際,鼓勵大學生村官依托鄉鎮服務站開通網點,代銷農產品。目前,兩鄉鎮已分別成功開通淘寶、微店等網絡交易平臺,只要進入交易平臺,就可以在網上進行付款購牛羊肉、土雞蛋、野生蕨菜等地方特色農副產品。
調研組實地查看了兩鄉鎮電子商務服務網點運行情況,詳細聽取了有關負責人的匯報。霍衛平指出,通過電商服務平臺的建立,切實為貧困村的農民們搭建起了一座通向致富的“網上橋梁”,在這一點上兩鄉鎮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希望張家川縣能堅持精準扶貧與產業培育相結合,繼續圍繞全縣三大富民產業,著力在幫扶內容和方式上求突破,在富農增收、脫貧致富上見實效,通過政策扶持、技術幫扶、金融支撐、電商扶貧等方式,切實增強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增強自我“造血”功能,引導群眾用自己的勤勞雙手改變貧困面貌,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

每到一處,市領導都與基層干部群眾交流談心,詳細詢問貧困村戶發展實情,認真傾聽精準扶貧方面好的意見和建議。霍衛平強調,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市、縣、鄉、村四級要聯動。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扶貧攻堅工作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把扶貧攻堅作為當前和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牢牢抓在手上;要堅持“一把手”帶頭,層級靠實責任,帶著感情、真心實意做好貧困群眾幫扶工作。要高度重視開展到村到戶的貧困狀況調查和建檔立卡工作,充分調動各級幫聯工作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入戶調查、公示公告、群眾評議、抽查檢驗、信息化管理等方式,科學識別貧困對象,準確摸清貧困群眾基本情況,找準致貧原因,掌握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需求,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精準扶貧效果。要按照有關標準和程序要求,結合建檔立卡、動態管理工作,集中精力認真開展調研摸底,誠心實意征求群眾意見,共同商討制定符合村情和戶情的扶貧方案和計劃;要深入分析致貧原因,逐村逐戶制定具體幫扶措施,詳細列出產業、培訓、資金等方面的幫扶辦法;要以基礎設施建設、扶持產業發展為重點,不斷創新扶貧開發模式,繼續爭取項目資金,用好各種扶持政策,加大幫扶力度,合力推進民族貧困縣精準扶貧各項任務全面落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