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8日,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政協第十二屆委員會召開第二十三次常委會議。會議審議《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政協關于我縣東部六鄉鎮基礎母牛繁育扶貧互助協會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討論研究相關工作。
縣政協主席關春生主持會議并作講話,縣委常委、副縣長馬玉鳳應邀列席會議,縣政協副主席馬威、王存珠、馬玉萍出席會議。
會議聽取縣政協經濟委員會關于《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政協關于我縣東部六鄉鎮基礎母牛繁育扶貧互助協會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的匯報后,縣政協常委會成員圍繞該報告展開了廣泛熱烈的討論,提出了具有很強操作性的意見和建議。同時一致認為報告內容詳實,從張家川縣實際出發,客觀公正地反映了張家川縣東部六鄉鎮基礎母牛繁育扶貧互助協會發展情況,同時毫不遮掩、一針見血的指出了當前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會議指出,東部基礎母畜繁育示范區作為全縣農業“三區三業五帶”建設中重要的一區,試點建立村級產業發展扶貧互助協會有一定的群眾基礎和發展優勢,不僅能有效緩解貧困村畜牧產業發展資金短缺問題,提高貧困農戶自我發展、自我管理、自我經營能力,同時對鞏固肉牛產業大縣建設,促進畜牧養殖業實現量的擴張、質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會議要求,要充分認識開展村級扶貧互助協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將其作為全省“1236”扶貧攻堅行動的核心任務和全縣農業農村工作的重點,高度重視,精心組織,行動上要快、措施上要實,進一步激發貧困農戶參與協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加快工作進度,完善互助協會理事會、監事會等管理機構、配齊人員,健全相關方案制度章程;強化協會資金運行指導監管,充分發揮協會理事會和監事會作用,制定切實可行的資金防范監管措施,實行會員監管、協會監管、外部監管有機統一,確保互助資金健康可持續運行。
關春生說,張家川縣組建村級產業發展扶貧互助協會符合當前農村經濟發展實際需求,是有效解決貧困群眾貸款難、增收難的有效舉措,是推動貧困群眾發展致富的有力抓手,是深入推進全省“1236”扶貧攻堅行動、落實省“1+17”、市縣“1+18”精準扶貧工作方案、全面推進張家川縣“369”扶貧攻堅計劃的現實需要和廣大群眾熱切期盼,更是貫徹落實省委書記王三運在張家川縣檢查指導精準扶貧工作中指示精神的實際行動。
會上,關春生對縣政協近期各項工作作了安排部署,他要求,一要深入貫徹學習省委王三運書記督查指示精神,縣委十二屆十次全委(擴大)會議暨縣政府十五屆四次全體會議精神,凝聚起奮力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的強大合力。二要以省政協雙聯“互看互學”活動為契機,發揮優勢,切實把委員助推雙聯行動引向深入。三要精心組織,科學謀劃,確保全面完成第四季度政協各項重點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