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6年是全面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對于“十三五”發展開好頭、起好步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為此,縣新聞中心特開設《報告解讀》專欄,通過開展不同視角的解讀報道,引導全縣各級干部全面理解和準確把握報告精神實質,激勵全縣廣大干部群眾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進一步堅定信心、奮發圖強、統籌協調、精心謀劃、開拓進取、扎實工作,為與全省全國一道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
張家川:“四張牌”打好城鄉建設融合發展

融合發展已經成為張家川縣加快推進“十三五”時期城鄉建設的共識。2016年,張家川縣將繼續堅持“水、園、林、路”四位齊抓,“綠化、美化、亮化、凈化、硬化”五化并重,努力拓展和完善城鎮功能,推進城鄉建設一體化發展,破解城鄉建設發展難題,厚植地域發展優勢,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融入城鄉建設,實現城鄉建設融合發展。

完善城鄉規劃體系。不斷完善城鄉規劃,編制完成西城區修建性詳細規劃、城區重點街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做好城區道路及市政管網、園林綠地、道路交通等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完成龍山鎮、馬鹿鎮總體規劃編制報批工作,加快編制美麗鄉村規劃,不斷提高村莊規劃覆蓋率。加強規劃管理,嚴格規劃審批制度,堅決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保障城鄉建設秩序。

提升縣城品位。以建設隴東南特色民族城為目標,繼續抓好城區“八個全覆蓋”工程,深入推進“一園,兩橋、四廠(場)、四路”重點工程建設,扎實開展西戎文化園、馬家塬遺址公園、北山城市森林公園等城鄉建設重點項目前期工作,完成回鄉風情園綜合服務管理區、園區河道綜合治理工程建設,進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全面建成迎賓大道、復興路、迎賓大橋、新城大橋等城區市政建設工程,啟動實施縣城垃圾收運系統、污水管網改造工程,爭取實施城區防洪排澇和供熱燃煤鍋爐節能改造項目,改造提升城市配套設施。加快西城區開發,全面開展各項建設工作,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

打造特色城鎮。推進恭門鎮新型城鎮化試點工作,完成恭門火車站站前廣場建設,盤活廣場周邊土地資源,加大綜合開發利用,增強輻射帶動能力。有序推進撤鄉改鎮工作,扎實推進龍山鎮和恭門鎮基礎設施建設,爭取實施小城鎮道路排水、垃圾填埋處理、污水處理、城鎮園林等配套設施建設項目。加快農村易地搬遷,通過集中安置、插花安置等方式,完成9村782戶4108人的易地扶貧搬遷項目。

整治城市管理秩序。深入開展城市管理秩序大整治,實現城市環境大改善。從一條路、一條街道整治做起,推行全天候、無間隙、精細化管理,改造提升縣城監控系統,規范交通信號標識,嚴格執行限行禁行措施,管好車、人、店、攤點,逐步打通城區管理“最后一公里”,推動城市環境衛生和秩序一年小變樣,兩年有變樣,三年大變樣。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深入開展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建成5個省市級示范村和35個整潔村,優化城鄉人居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