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6年是全面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對于“十三五”發展開好頭、起好步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為此,縣新聞中心特開設《報告解讀》專欄,通過開展不同視角的解讀報道,引導全縣各級干部全面理解和準確把握報告精神實質,激勵全縣廣大干部群眾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進一步堅定信心、奮發圖強、統籌協調、精心謀劃、開拓進取、扎實工作,為與全省全國一道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
五個關鍵詞成為2016年張家川工商經濟發展主攻點

2015年,羲皇阿膠生產線二期擴建項目投產運營、天源一期49.5兆瓦風電場并網發電、二期50兆瓦項目已列入“十二五”第五批風電項目核準計劃、新天德120萬噸新型干法特種水泥生產線項目獲省發改委延期建設批復……這一個個項目的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不但改變了張家川回族自治縣33萬人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更堅定了全縣干部群眾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那么,2016年,縣委、縣政府在工商經濟方面有什么新計劃。筆者研讀政府工作報告后,梳理發現三大園區、民族工業、新興產業、改革創新、商貿服務成為今年工商經濟工作關鍵詞和主攻點。

關鍵詞1:三大園區
推動三大工業園區協調發展。張家川縣將強力推動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改進和完善中部園區孟寺片區工業發展規劃,加快西部皮毛加工貿易園區總體規劃編制,抓好東部園區土地平整、道路、供電、供水等園區配套工程建設,推動三大工業園區協調發展,增強產業聚集承載能力,激發經濟發展活力。

關鍵詞2:民族工業
做大做強民族工業企業。啟動羲皇阿膠改擴建三期工程建設,抓好伊味思年產1000噸清真肉制品生產線、500噸明膠生產線、建明調味品生產線提升改造、120萬噸新型干法特種水泥生產線等重點民族工業企業項目建設,加大扶持培育力度,引導進一步做大做強,不斷夯實縣域經濟發展基礎。
關鍵詞3:新興產業
引進發展新興產業。跟蹤銜接光伏產業園、農家生態休閑園、牛羊肉屠宰加工、皮革生產加工等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全面建成天源一期風電項目,啟動實施天源二期50兆瓦風電項目,做好天源三、四期項目和10兆瓦光伏發電等項目前期工作,力爭完成35億元的招商引資任務。

關鍵詞4:改革創新
深入推進改革創新。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突出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深入推進企業登記制度改革,激活民間投資,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抓好不動產登記制度改革,有序推進公務用車、財政管理體制和政府性債務管理改革,清理規范財稅優惠政策,落實“營改增”等結構性減稅政策。繼續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有序推進土地流轉,抓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試點工作。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充分調動金融機構參與支持全縣發展的積極性。

關鍵詞5:商貿服務
繁榮商貿流通服務業。啟動運營農貿綜合市場,加快社區市場、供銷大廈和活畜交易市場建設進度,規劃建設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認真實施“萬村千鄉”市場信息化改造工程,加快龍山、恭門、馬鹿等小城鎮市場建設,不斷完善城鄉市場體系。拓展網絡經濟空間,開展“互聯網+”行動計劃,引導和鼓勵發展電子商務,打出特色產品,努力實現網店運營新突破。推進關山云鳳風景名勝區、馬家塬遺址等特色旅游景點建設,全力打造宣化岡拱北和關山云鳳風景名勝區國家級4A景區。加強市場執法管理,深入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整治行動,從嚴整治市場經濟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