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0日,天水市扶貧辦主任楊保珍一行深入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調研扶貧互助資金運轉情況。縣委副書記妥國保,縣委常委、副縣長馬玉鳳,縣政協副主席妥保平及縣扶貧辦負責人陪同調研。

楊保珍一行先后深入平安鄉磨馬村、閆家鄉車古村、馬鹿鄉大場村等村組農戶家中,通過實地察看村級扶貧互助協會的村級資料和上墻圖表,詳細了解其組織結構、入會條件、章程制度、利潤分配和資金運轉等情況,聽取縣、鄉、村各級負責人對合作協會建設與發展情況的匯報,詢問村級扶貧互助資金運轉情況以及目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楊保珍說,管好用好互助資金,制度建設是關鍵,也是金融扶貧的根本。各鄉鎮和貧困村要嚴格按照上級各部門和黨委政府關于互助資金的有關規定,不斷健全完善村級互助協會規章制度,不斷加強資金監管。要成立互助資金監管辦公室,安排專人負責互助資金工作,同時不斷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和對項目農戶的實用技術培訓。村級扶貧互助資金要堅持因地制宜和互惠互利的原則,合理利用資金,強化服務意識,為農村、農民、農業發展做出貢獻;要加強對扶貧互助資金的規范管理,通過財務公開等方式廣泛接受群眾監督,確保扶貧互助資金切實發放到廣大貧困戶手中,發揮應有的效應,并能按時收回,實現滾動發展。

據了解,去年一年來,張家川縣把破解貧困群眾發展產業資金短缺作為扶貧攻堅的主要抓手,結合貧困群眾實際情況,整合各類資金,實現了全縣255個行政村村級產業發展扶貧互助協會全覆蓋,并依托互助協會貸款模式,向12086戶貧困戶發放精準扶貧專項貸款5.69億元,設有村級金融便民服務組織251個,其中貧困村110個,占全縣115個貧困村的95.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