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唱響中國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的時代主旋律,本網特開設《先鋒引領》專欄,宣傳張家川縣近年來各條戰線基層黨組織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勵全縣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團結一心,開拓創新,扎實工作,與全國同步進入小康社會。
張家川縣加強基層黨建助推精準扶貧工作紀實

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基層黨組織肩負的重大歷史使命,也是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的共同愿望。近年來,張家川縣堅持黨建與扶貧工作深度融合,深入實施支部引領型、黨員示范型、產業富民型、協會帶動型、結對共建型“五型”黨組織助推精準扶貧活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
強基固本,建強支部引領扶貧!稗r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實踐證明,推進精準扶貧必須建強“戰斗堡壘”。張家川縣從選好帶頭人、建好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創建示范村、整頓轉化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入手,大力推進強基固本工程。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立足民族地區實際,選優配強 “公道正派有威信、發展經濟有能力、維護團結有辦法、為民辦事有干勁”的村級組織帶頭人。建立村黨組織書記輪訓制度,每年對村黨支部書記集中輪訓一遍。組織村干部 “走出去”學習培訓,不斷開闊視野,提升能力。堅持一村一策、綜合施治,通過縣級領導聯系、鄉鎮領導包抓、雙聯單位幫扶、重點項目支持等措施,建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轉化長效機制,著力解決“班子軟、能力弱、隊伍散、產業缺”等問題,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讓黨支部真正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戰斗堡壘。深入開展“三帶三群”黨建示范點創建,推薦評選2015年度黨建示范村30個,對示范村村干部實行優績優薪及激勵制度,示范村黨支部書記一次性獎勵5000元,其他村干部一次性獎勵3000元,有力調動了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黨組織和黨員發揮作用的新途徑,深入開展“先鋒引領”、“三聯三引三助”、“代辦式”便民服務、“陽光村務”、“黨員固定活動日”等,激發了基層黨建工作活力,提高了基層黨組織帶領回漢群眾“跟黨走、奔小康、強團結、重適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注入活力,干部掛職助推扶貧!皢柷堑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張家川縣把選派干部作為“扶智”工程,源源不斷為貧困村注入生機與活力。去年以來,精心篩選,擇優選派115名工作能力強、經驗豐富的科級及以上黨員干部擔任貧困村第一書記,向群眾大力宣傳精準扶貧政策,會診分析致貧原因,詳細列出村和戶脫貧致富需求清單,制定“兩規劃一計劃”,即“村莊建設規劃,產業發展規劃,貧困戶脫貧計劃”,使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有的放矢。全面實施第一書記助推精準扶貧、專業技術人員對口幫扶、大學生村官貧困村建功立業“三項”行動,將人力資源向貧困村傾斜,實現了貧困村第一書記、專業技術人員、大學生村官三個全覆蓋。堅持扶貧先扶志,建成了閆家鄉車古村、木河鄉莊河村等一批“扶貧勵志示范教育基地”,聯合錄制了32集“張家川人闖世界”紀錄片,用脫貧致富的典型事例,有效激發了全縣回漢群眾的創業激情,堅定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決心。2015年,選派干部共完成基礎設施建設實事94件,富民產業發展實事41件,累計為群眾解決急事難事471件,實現了建強基層黨組織助推精準扶貧與提升干部素質“雙贏”。

找準門路,產業黨建促進扶貧!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輸血更需造血”。張家川縣把找準致富產業作為幫助貧困戶脫貧的總抓手,建立“支部+協會+產業+黨員帶頭人”黨建扶貧模式,著力破解貧困群眾缺資金、缺技術等原因致貧的問題,切實發揮村黨支部的政治引領和黨員的示范帶頭作用,走支部引領、協會帶動、產業發展、致富群眾的路子。組建協會,著力解決融資難的問題,2015年9月底,全縣255個行政村實現了村級產業發展扶貧互助協會全覆蓋,互助資金規模達到10735.36萬元。圍繞張家川縣回漢群眾擅長餐飲、養殖、經商的優勢,積極扶持壯大清真餐飲服務、牛羊規模養殖、工商貿易流通“三大富民產業”。 清真餐飲年創收10億元以上,占全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8%以上。今年新發展清真餐飲經營店700家、賓館50家,累計發展清真餐飲經營店16550家、賓館1450家。發展皮毛加工戶410戶、皮毛販運戶2261戶。全縣累計建成養殖場(小區)137個,發展各類畜禽養殖專業村100個、規模戶12550戶、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41個;扶持養殖貧困戶5403戶,新增養殖量3.91萬頭(只),全縣畜牧業產值2.68億元。
整合資源,結對共建包抓扶貧。深入推進扶貧與雙聯深度融合,深化雙聯單位黨組織結對共建活動,組織省市縣115個幫聯單位4293名幫聯干部,開展了“深化雙聯行動、聚力脫貧攻堅”為主題的專項行動。完善了聯村單位和聯戶干部雙向承諾機制,建立了雙向考核評議和監督管理機制,有力地推動了人力、資源、技術、信息、項目等優勢資源向農村流動,加快了“雙聯”干部盡快成長成才。2015年,以改善貧困群眾住房條件為目標,實施貧困戶危房改造1800戶,投資8696萬元,完成易地搬遷項目主體工程708戶,硬化巷道4公里,建成人飲工程2處。改擴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60個,建成貧困村標準化村衛生室72個、“鄉村舞臺”186個、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14所。教育發展水平大幅提升。省、市、縣三級雙聯單位投資963萬元,幫辦實事193件。今年上半年,各級幫聯單位共幫辦實事95項,折合資金303.6萬元;正辦或擬辦實事16項,折合資金457.87萬元。

激勵保障,精準考核評價扶貧。堅持把黨建扶貧納入各級領導班子目標考核體系,從嚴落實基層黨組織書記親自抓、負總責的黨建扶貧工作責任制,縣委、縣政府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縣級領導包抓精準扶貧工作的通知》,明確縣級領導包抓鄉鎮不“脫貧摘帽”,包抓責任不脫鉤;聯系分管部門完不成工作任務,包抓責任不脫鉤。組織各鄉鎮、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簽訂了《張家川縣精準扶貧工作責任追究備案書》,從嚴追究精準扶貧工作責任,進一步增強了各級組織、各級干部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制定下發了《張家川縣鄉鎮、部門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精準扶貧實績考核辦法》、《張家川縣駐村幫扶工作隊力量整合和加強管理實施辦法》和《關于加強精準扶貧選派到村任職干部管理工作的通知》,建立完善制度機制,合理設置考核指標和權重,全面加強對精準扶貧重點工作任務落實情況的績效考核。嚴格落實脫貧攻堅考核正向激勵和優勝劣汰制度,把考評結果與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評優表彰、提拔任用、晉升職級掛鉤。在鄉鎮換屆中,選拔任用了一批在精準扶貧工作中表現優秀的干部,充分調動和激發了各級干部的動力和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