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夏季6月至8月15日,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持續高溫晴熱天氣,部分地區最高溫度超過28攝氏度,中西部地區旱情加劇。縣氣象臺氣象觀測員分析,如果晴熱天氣繼續,旱情還可能加劇和擴大。

8月18日,筆者從縣氣象臺數據庫了解到,入汛以來,全縣降水明顯偏少,分別出現了持續18天和持續19天無降水天氣,夏季內出現28攝氏度以上的晴熱天氣為26天,為近十年來最為明顯的酷熱夏天。未來十天張家川維持晴或多云天氣,無明顯降水過程,悶熱天氣仍將維持。預計8月下旬氣溫偏高1℃,降水量正常,為20毫米。

數據統計顯示,今年6月至8月15日,張家川縣總體降水量在103.7-220.5毫米之間,較歷年同期偏少55%-5%。受超強“厄爾尼諾”影響,全縣氣候變化異常明顯,降水空間分布不均勻,降水分散,西部降水特少明顯,個別鄉鎮6月、7月、8月前半月降水量持續偏少6成、5成和9成。目前,干旱逐步形成并有向深層擴大趨勢,干旱面積也逐漸增加。中部地區的陽山及高山地段的表層及深層也出現旱情。

氣象干旱導致張家川縣15鄉鎮土壤缺墑,部分玉米灌漿受影響。8月16日土壤墑情監測顯示:張家川縣西部干土層在20-28厘米之間;馬關和龍山陽山土壤墑情從總體看表層和淺層達重旱,個別為特旱,深層表現為中旱。土壤含水量在6.3%-10.1%之間,土壤相對濕度25%-45%。8月18日,筆者相繼走訪了張家川縣龍山鎮、連五鄉、大陽鄉,發現受干旱影響,中西部鄉鎮部分玉米灌漿受阻,果穗短小,禿尖現象明顯,馬鈴薯主莖花朵脫落。

根據縣民政局截止8月15日的旱災情況報告,張家川縣西部的龍山鎮、馬關鎮、大陽鄉、木河鄉、連五鄉、川王鄉旱情日益加重,持續蔓延,災害共造成6鄉鎮27548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2485公頃,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87.6萬元(初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