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涼人心暖 雙聯正當時
張家川縣開展雙聯“大走訪”活動紀實

▲ 縣委書記陳晰在張棉鄉周家村高明心家開展走訪活動
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迫切的問題,努力改善群眾生活環境,始終是雙聯的“重頭戲”。連日來,張家川縣一撥又一撥的雙聯干部冒嚴寒,踩泥濘,進村入戶心交心,讓無數廣大老百姓心里亮起一盞燈,點起一個爐,燃起一團火,因為一個個莊嚴的承諾,讓眾多老百姓得到了實惠,激發出了生活的激情。

▲ 縣委副書記、縣長馬筱寧在龍山鎮樹坡村張路生家開展走訪活動
。ㄒ唬
“村道硬化了,危舊房屋改造了,自來水接到家門口了,聯系我們的干部們隔三差五的往家里跑,給我們出點子,講政策,幫我們發家致富……我們現在的日子過得不比城里人差!”說起村里的變化,梁山村一組村民馬冬花深有感觸。

▲ 省公安廳雙聯干部在張家川鎮趙川村開展雙聯走訪活動
走訪中,雙聯干部們都認真地詢問和了解著每個家庭的基本情況、貧困程度、致貧原因、當前和今后需要解決的困難和問題、發展家庭經濟的打算等,摸清群眾的真實生產生活狀況,帶著調查表和連心卡,深入包聯鄉鎮走村入戶,為群眾出點子、辦實事、架起了密切干群關系的“連心橋”。
“帶著問題下去,找著原因上來,帶著課題下去,形成思路上來,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協調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問題是我們雙聯大走訪的目的,通過雙聯走訪,把縣上第十三次黨代會、“兩會”精神與新聞戰線正在開展的“走、轉、改”和“三項教育活動”結合起來,助推雙聯大走訪的深入開展。”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惠文輝說。

路好了,老百姓的致富勁頭就足了。村里多了項目、多了資金,也多了致富領路人。說起“干部聯村”,梁山村黨支部書記楊占鵬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
“規模擴大了,資金周轉就困難了,梁山鎮幫聯干部哈福娃聽說我資金周轉不開,積極幫我聯系,落實了5萬元貸款,解決了我的燃眉之急”梁山村二組村民楊化通說。
梁山鎮黨委書記馬向陽說,看到雙聯干部挨家挨戶地詢問戶里的經濟收入、飲水安全、衣食住行、上學就業、危房改造、致貧原因,以及認真填寫走訪表、給農戶留“民情連心卡”,了解農戶需求及需要幫扶的實事,這一個個舉動,溫暖著梁山鎮,使所有人深切感受到雙聯使梁山鎮收到群眾得實惠、民生大改善的良好效應。

“縣上15號召開了十三次黨代會,確定今年又把精準扶貧作為重點工作,下大力氣,修橋鋪路、修房,蓋樓……”在梁山鎮陽屲村村民惠大爺家里,縣發改局雙聯干部馬小東詳細地給他們全家講解縣上近日召開的黨代會精神。
用馬關鎮黨委書記馬永平的話說,在雙聯大走訪中,縣鄉雙聯干部就是信息采集員、政策宣傳員、發展設計員、民意調查員、情緒疏導員、糾紛調解員,在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ǘ

在張棉鄉上蔣村,記者看到,一排排新房整齊排列,高標準的村級綜合服務中心不時有村民前來辦事。
省民委雙聯干部郭繼平說,他第一次走進張棉鄉上蔣村焦堡組村民李富明的家時,家里6口人,是土坯房,房屋陳舊,破爛不堪,一家人擠在僅有60平方米的土房里,而且他的兒子眼看要結婚,連個像樣的房子也沒有,愁壞了一家人。他當時默默地記下了存在的問題,留下了連心卡,悄悄離開了。

當筆者再次走訪村民李富明時,家里新修的80平方米磚木結構的房裝飾一新!皹欠渴乔耙欢螘r間新修的,多虧了干部們的幫扶,3萬元解決了我的住房夢。”李富明說,在雙聯干部的幫扶下,利用危房改造項目,給我們送來了3萬元現金,幫我把家搬到了川里的公路邊,吃住行方便多了。
在上蔣村村委會門口,筆者遇見了前來辦理合作醫療的村民曹正杰,他說,郭繼平在省城上班,有家,有工作,有孩子,可是一年來好多次,每次都在村上住個十頭八天的。

上蔣村位于張棉鄉西部,是一個回漢雜居的村,全村共有4個村民小組,147戶757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積1752畝,人均占有耕地2.32畝,村民收入主要靠農作物種植、畜牧養殖和勞務輸出為主。2015年全村人均純收人3976元,全村共有省民委領導干部18人聯系困難戶31戶165人。面對實際困難,省民委先后投資1056萬,從夯實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培育富民產業和建強基層組織建設三個方面,對聯系村道路硬化、人畜安全飲水、危房改造、種養殖技能培訓、扶貧互助合作社和村級陣地改擴建等23個項目開展進行了投資幫扶。極大的改善了聯系村基礎設施建設條件,拓寬了農民致富增收渠道,建強了村級組織,使張棉鄉發展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吃飯的間隙,雙聯干部張志博收到一條短信,是東峽村二組村民蔣銀居向他反映,家里有加工粉條的作坊,可是今年洋芋的收成不好,都欠收,咋生產的問題。我在一旁問他,村民知道你的電話號碼,你不怕被打擾嗎?“老人家別急,我打聽一下縣城的行市,再聯系你……他低頭用手機短信向聯系戶回復著!
。ㄈ
進入深秋的馬鹿鎮,早已不見了關山的那一抹綠,走在鄉間的小路上,一股寒意慢慢涌上身,在馬鹿鎮的白楊村,一排排整齊的青瓦新房與繁花滿枝的果園相映生輝,文化墻上繪制的新人新事形象生動,新硬化的村莊道路干凈整潔,讓人眼前一亮。

“這些變化,得益于雙聯行動中各級領導干部的科學指導和真幫實扶!卑讞畲妩h支部書記黃玉和激動地對筆者說。
馬鹿鎮白楊村位于張家川縣東部高寒陰濕地帶,是一個回漢雜居村,全村共有4個村民小組,159戶,734人,耕地面積2313.4畝,人均3.15畝。2016年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37戶164人,2015年年底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3850元。2015年脫貧3戶12人,2016年貧困人口37戶164人。

面對白楊村現狀,一支筆,一個筆記本和信息是卡李曉娟每天走村入戶必備的要素。面對筆者的采訪,四組村民沙存喜說,我是個養牛專業戶,起初,她來村上就是說說話,談談心,也沒干個啥事情,后來李曉娟告訴我,她協調好要在村上辦起第六期世行養牛專業合作社項目,我喜出望外,聽說,還是280萬呢。
說話間,二組村民張貴志湊上來說,李曉娟協調扶貧辦給我們組建的這個合作社,聽說加入門檻低,貧困戶一律免費加入,我們非貧困戶用牛折錢,可以入股,不愁培育,不愁銷售,一本萬利啊。

自雙聯行動開展以來,雙聯和幫扶干部,積極入戶對接,落實幫扶措施,先后整合精準扶貧扶持資金實施了白楊村50戶居民易地扶貧搬遷二期工程項目,使131戶群眾吃上了安全放心的自來水,完成了50戶搬遷戶660米下水管網鋪設工程,為6戶貧困戶改造新建45平方米住房,硬化、美化村文化廣場1800平方米,建成混凝土鋼架結構戲臺1座,硬化活動廣場1736.8平發米,建成管理用房120平發米,新建圍墻220米,涼亭1座,占地36平發米,很大程度上完善了新村的基礎設施和后續工程。今年9月,天水市水泥廠還幫扶現金15000元,水泥270噸(折資50000元)用來購置了新村委會辦公家具。

白楊村三組村民張安太清晰地記得,幫扶干部第一次到家里來時,家里的狗狂叫得不行,后來干部們來的次數多了,一見到他們來了,就跑上來搖尾巴示好。
李曉娟說,在機關待的時間長了,不知道基層的民生情況,剛到村上,心里很沒底,為了盡快融入群眾,她經常深入到每個小組走訪,用真心與群眾交心。很快,她訪遍了全村4個村民小組,全面掌握了村情民意。筆者從側面了解到,她協調為貧困戶幫辦慢病卡3張,講解合作醫療和大病醫療報銷有關政策200余次。她說,基層是鍛煉干部意志品格的熔爐,那么群眾就是提升干部精神境界的鏡子。
。ㄋ模
在全省 “大走訪、回頭看”活動動員大會后,縣委書記陳晰主持召開縣委中心組學習會,認真傳達學習了《全省雙聯行動“大走訪、回頭看”活動方案》后,縣上及時制定下發《張家川縣雙聯行動“大走訪、回頭看”活動實施方案》,明確活動的主要任務、時間節點及工作措施。并要求縣級包聯領導以身作則,深入包聯鄉鎮村組,督促基層黨委和雙聯干部扎實深入開展 “大走訪、回頭看”活動。并按照“兩個全覆蓋”工作要求,根據全縣聯村單位全覆蓋而聯戶干部未全覆蓋的實際,組織召集15個鄉鎮和83個縣直雙聯單位逐鄉鎮、逐單位確定干部新增聯戶工作。

目前,省市縣114個雙聯單位、4352名干部聯系全縣64015戶農戶,實現了全縣所有行政村和農戶都有聯村單位和聯戶干部聯系全覆蓋。

整合資源傾力幫扶,早日小康不再是夢。張家川縣通過開展“大走訪、回頭看”活動,化解了一批矛盾,辦理了一件件實事,落實了一項項民生工程,讓眾多的群眾得到實惠、干部得到鍛煉,架起了密切干群關系的“連心橋”,形成了脫貧攻堅的巨大合力。

在張家川,在每個村、每一戶群眾家里,都有一個連心卡,上面有雙聯干部姓名和電話號碼,只要村民有任何事情,都可以給雙聯干部打電話反映,縣委書記的電話也不例外。
張家川,甘之如飴,在雙聯的路上,正在將這一切實現,不畏困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