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3日,天水市委農工部副部長伏志雄一行對張家川回族自治縣2016年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進行了督查驗收。張家川縣政府副縣長張樹增及縣委農工部負責人一同參加督查。
當天,考核組先后深入胡川鄉胡川村,張家川鎮趙川村,劉堡鄉豐銀村、趙灣村、峽里村,龍山鎮馬河村、榆樹村、馮塬村,大陽鄉閆莊村,通過實地查看、交流匯報等形式,全面掌握了張家川縣2016年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和省、市、縣級示范村建設情況。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考核組要求,張家川縣要繼續按照“十村示范、百村整潔、水路房全覆蓋”的目標要求,重點在農村綠化亮化美化建設、公共基礎設施管護、社會事業發展等長效管理機制方面大膽創新,不斷推進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改善行動深入開展。要堅持規劃先行、點面結合,積極調動廣大群眾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各方齊抓共建的強大工作合力。要認真總結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繼續完善相關規劃和舉措,扎實穩步推動實施。要提前做好與相關部門的銜接協調,繼續加大項目資金整合力度,進一步完善全縣示范村和整潔村建設方案,為明年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張家川鎮趙川村
今年以來,張家川縣認真貫徹省、市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百村示范、千村整潔、水路房全覆蓋”三個層次,依托縣內五條骨架線路為軸線打造五條美麗鄉村示范帶建設,特別以莊天二級公路示范片帶為引領,以省、市5個示范村為抓手,堅持規劃先行,加大資金投入,創新管理機制,提升示范效應,形成點上有特色、面上有規模、整體大變化的美麗鄉村格局。在全縣建成省級示范村2個(胡川鄉胡川村、龍山鎮馬河村)、市級示范點3個(劉堡鄉豐銀村、龍山鎮馮塬村、張川鎮趙川村)、縣級示范村5個、整潔村35個;啟動農村生活垃圾5年專項治理工作,20%的行政村垃圾得到治理;9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或瀝青路,達到環境整潔,農村自來水入戶率達到90%以上,所有行政村基本實現安全飲水。完成危房改造800戶。在具體工作中堅持示范村建設“2145”建設機制。一是堅持“兩個免費”。按照30公斤/㎡的標準,為示范村免費補貼水泥,大力開展農戶院落硬化;按照320塊/米的標準, 為困難戶免費補貼機紅磚,進行危墻改造。共為10個示范村補貼水泥8290噸、機紅磚170萬塊。二是達到“10個全覆蓋”。積極爭取項目,全力推動全縣255個行政村實現安全飲水、梯田建設、建制村水泥路 、農田道路、自然村通動力電、標準化村衛生室、村級組織活動場所、行政村幼兒園、扶貧互助協會、勞動力培訓等十個全覆蓋。三是力爭實現“四化”。依托“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由縣財政配套資金,全力實現示范村道路院落全硬化;在10個示范村栽植綠化苗木5萬余株,實現示范村村莊庭院全綠化;對公路沿線和村莊民宅的墻體進行刷新涂亮,共為示范村鋪設彩磚3000多㎡,安裝太陽能200盞,奮力實現示范村房前屋后全亮化;抓好“五清五改”,共清理五堆600余處,清理水渠3000多米,著力實現示范村村莊環境清潔化。四是長效保潔實行“五有”。確保有一支相對穩定的保潔隊伍、 有一批布局合理的環衛設施、有一個健全完善的運行體系、有一套規范有效的管理制度、有一定保障運行的專項經費。

龍山鎮榆樹村

龍山鎮馬河村

大陽鄉閆莊村

胡川鄉胡川村

劉堡鄉峽里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