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8日上午,張家川召開專題會議,傳達全省化解過剩產能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部署產能過剩行業大排查工作。
2月18日,張家川縣迅速貫徹全省化解過剩產能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對全縣15個鄉鎮鋼鐵、煤炭、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等產能過剩行業開展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排查、嚴防封停裝備復產等專項行動。采取拉網式排查、加強巡查監管等措施,深入細致地做好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確保全省化解過剩產能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落到實處。

2月18日,張家川縣對產能過剩行業開展拉網式排查。
化解過剩產能排查工作組先后深入15鄉鎮,逐企業逐設備進行排查核驗。為防止產能過剩行業在我縣以小作坊的形式存在,工作組在排查時還對各鄉鎮月用電量大客戶進行登記造冊并入戶調查;對全縣近30個廢品回收站收購的廢鋼廢鐵銷售渠道進行調查;對全縣20余處煤炭銷售點的供貨渠道進行調查;對全縣50余處閑置廠房、學校、大型院落的等場地使用情況進行調查。對排查出的問題立即整改、上報;對排查情況,堅持誰簽字誰負責。

2月18日晚,張家川縣召開專題會議,聽取各鄉鎮和有關部門對全縣過剩行業排查情況的匯報。
在大排查中,各鄉鎮負責人表示今后將嚴格落實政府第一主體責任,繼續加強對轄區產能過剩企業日常管理,建立工作機制,對過產能過剩企業專人專包、定期巡查,嚴查違法違規行為。縣發改、工信等部門表示,以本次大排查為契機,今后將加大日常監管力度,對違法違規建設項目“零容忍”,對列入化解過剩產能任務的封停裝備立即拆除;暫不具備拆除條件的,嚴格落實斷水、斷電、拆除動力裝置等措施,確保封停設備不復產,堅決防止已壓產能死灰復燃。
在排查工作中,工作組還加大政策宣傳力度,鼓勵已經停產但有條件轉型的產能過剩企業向現代物流、高新技術等新興產業轉型,走利廢、節地、節能、節水的綠色環保、清潔生產之路。

2月18日,張家川縣15鄉鎮認真填寫各村產能過剩調查說明,并在晚間召開的專題會議上簽訂了責任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