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一部反映隴東南地下工作者革命事跡的紅色題材微電影《小兒錦》在張家川縣啟動拍攝工作。7月5日上午,張家川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薛林榮主持召開《小兒錦》劇本征求意見會。縣政協原主席李棟一、縣黨史辦原主任馬懷玉等退休老干部,老地下黨員黎茂才、黎茂盛等同志的親屬,微電影拍攝影團隊負責人,部分文藝工作者,縣四大組織辦公室、沈遐熙革命紀念館、縣黨史辦等縣直有關部門和相關鄉鎮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 與會同志發言
與會同志認為,《小兒錦》劇本選題準確新穎,人物塑造準確生動,故事情節引人入勝,初步做到了思想性、藝術性、教育性的統一。與會同志還從主題定位、形象塑造、戲劇沖突、價值導向、人物關系設計等各個方面對修改《小兒錦》劇本提出了建設性建議和意見。
薛林榮說,紅色題材微電影《小兒錦》是今年張家川縣宣傳思想部門的一項重點工作。這部電影涉及到黨史、民族團結、地域文化等各個方面,要以莊嚴神圣的態度和一絲不茍的作風對待劇本創作修改和拍攝工作,虛心傾心社會各界特別是老同志的意見建議,加強溝通配合,以拍攝精品力作的專業精神加快電影拍攝進度。要通過拍攝《小兒錦》,積極挖掘我縣紅色資源,大力弘揚革命英雄主義情結,展示壯美關山風景和張家川地域文化,表現隴東南地下黨員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跡,把這部電影拍攝成一部開展革命傳統教育、促進民族團結、鼓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士氣、向黨的十九大獻禮的一部優秀電影。
據了解,“小兒錦”是回族聚居區群眾日常使用的一種非正規文字,特殊時期曾作為地下黨傳遞情報的一種手段。微電影《小兒錦》以張家川地區地下黨的創建者沈遐熙同志1941年—1949年在張家川、清水、慶陽等地的革命事跡為藍本,由張家川縣委宣傳部組織邀請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創作和拍攝,擬于2017年9月完成。該影片也是天水市第一部紅色題材原創電影,具有濃郁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將對弘揚傳播紅色文化、接力打造關山品牌文藝矩陣、進一步宣傳張家川起到積極作用。

▲ 沈遐熙油畫像
沈遐熙,回族,1921年3月生于南京城郊一個回族平民家庭。1938年上海省立公費中學畢業后,即到陜甘寧邊區從事抗日救國工作,同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發生后,根據新的政治形勢,中共甘肅工委決定在張家川回族聚居區開展黨的工作,發展地下黨員,建立黨組織。同年12月,沈遐熙受中共隴東地委的委派到張家川開展黨的地下革命斗爭,為張家川帶來了革命的火種,創建了張家川地區地下黨。在歷時八年的革命斗爭中,他歷盡艱險,出生入死,為張家川的解放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