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間不大的會議室,一座熾熱的火爐子,聚齊了鎮、村兩級干部。沒有搶答器,選手們舉手搶答,爭先恐后答題。1月30日上午,一場別開生面的鄉村競賽活動在張家川縣胡川鎮拉開帷幕。臘月的早晨,窗外雪花紛飛,會議室里歡笑聲一片。
“黨的十九大的主題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黨面臨的“四大考驗”是什么?,“兩個共同”指的是什么?、“三個離不開”是什么?,“853”掛圖作業中貧困農戶“三本賬”是指什么?……以駐村片區劃分的四支代表隊:川區片(張堡、王安、倉下、胡川)、南梁片(蒲家、柳灣、窯上、夏堡)、潘峪片(潘峪、祁溝、劉源、寧馬)、深坷片(深坷、前梁、后灣、陽山),16個行政村駐村干部和鎮機關全體干部職工全員參與,現場競賽答題,場面激烈活潑。

“十九大的主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回答完畢!”
“川區代表隊回答正確,得2分!”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潘峪溝代表隊回答錯誤!”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主持人宣布正確答案.......
競賽活動采取現場抽題,分必答題和搶答題,必答題設第一輪個人競答和第二輪小組競答,現場禁止攜帶相關資料和筆記。必答題環節,選手們分秒必爭、沉著答題;搶答題環節,各代表隊舉手搶答,氣氛緊張熱烈。

“我省1+17精準扶貧方案中‘1’是指什么?開始搶答!”題目一出,各代表隊員不假思索、爭先舉手。主持人示意南梁代表隊7號選手蘇曉玲答題:“‘1’是指《關于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意見》,回答完畢!”現場掌聲響起,“南梁代表隊回答正確,得2分!”
搶答題環節,筆者注意到,有關精準扶貧方面的題目,選手們不僅踴躍舉手,而且答題準確率高,知識競賽一度達到了高潮。最終,南梁代表隊、深坷溝代表隊并列第一,川區代表隊榮獲第二,潘峪溝代表隊獲第三。

“一次很有意義的活動,題目設置全面靈活、緊貼實際,競賽活動環環相扣、井然有序。通過知識競賽,進一步加深了我對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市精準扶貧政策的學習領會。”深坷村干部李耀龍說。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鄉村振興的發展戰略。當前,脫貧攻堅進入關鍵期,我們胡川鎮是全縣的深度貧困鄉鎮,脫貧任務重。作為最基層的鄉村干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精準扶貧業務知識學習是重中之重。舉辦這次知識競賽活動,目的是:一方面深化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鄉村干部對黨的十九大精神的貫徹學習,通過競賽的方式,進一步吃透十九大精神的實質和內涵,更好地助推全鎮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深入開展;另一方面通過各項活動進一步提高干部的理論素養和身體素質,增進干部間的團結協作,共同營造干事創業的熱情,把大家的思想和力量更好地凝聚到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學習貫徹落實上來,合力為加快建設幸福和諧胡川、全面小康社會貢獻力量。”胡川鎮黨委書記洪三姓說。
活動當天,除知識競賽外,胡川鎮還相繼舉辦了乒乓球、羽毛球、象棋、跳棋等文體系列活動,進一步豐富了鄉村干部的業余生活。

有張家川縣“南大門”之稱的胡川鎮,16個行政村,92個村民小組,3700戶17020人,莊天二級公路穿鎮而過。近年來,鎮黨委、政府按照“強基礎、興產業、惠民生、抓脫貧、奔小康”的總方針,圍繞“一廊兩園三基地四產業”的發展總格局,帶領干部群眾謀發展、促發展,脫貧攻堅基礎進一步夯實,有力推動了全鎮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截至2017年底,全鎮減貧321戶1773人,貧困發生率由25.32%降至14.71%。
|

脫貧攻堅,基礎當先。胡川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馬亮介紹,僅2017年,全鎮依托省、市、縣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先后實施了張堡、胡川2村省級千村美麗建設項目和祁溝、深坷、前梁、王安、夏堡5村縣級村容村貌整潔項目,完成了4個村(倉下、王安、張堡、胡川)易地搬遷入住工作,配套建設廉政文化墻3處,整合精準扶貧、千村美麗、一事一議、通暢工程等項目資金,硬化通村、通組道路32.46公里,先后對7個村陣地進行了改擴建,其中重建2個,改擴建5個,目前已全面完工。同時,積極爭取中宣部貧困地區百縣萬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工程、少數民族發展資金,配備村文化廣場、文化舞臺、健身器材、音響設備等文化設施,極大地改善了農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新時代、新征程,相信在黨的十九大精神光輝照耀下,一個人心思齊、人心思進的新胡川在不久的將來會展示出她更為和諧繁榮的一面......

▲ 鄉村競賽等活動結束后,胡川鎮村干部又緊張地投入到全鎮脫貧攻堅實施方案建設項目匯總資料完善工作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