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張川>>正文
張家川縣榮獲2017年度全市宣傳思想工作先進縣區(圖)
(2018/3/1 16:17:29)  來源:張家川縣新聞中心  打印本頁

  日前,記者從天水市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獲悉,張家川縣被授予“2017年度全市宣傳思想工作先進縣區”稱號。過去一年,張家川縣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按照“高舉旗幟、圍繞大局、服務人民、改革創新”的總要求,立足實際、搭建平臺、創新載體、宣傳造勢,精心謀劃實施了一系列緊貼時代主題、特色鮮明的特色亮點工作,為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加快脫貧攻堅進程,營造了良好的宣傳思想文化輿論氛圍。

  ▲麥積區、秦州區、張家川縣榮獲2017年度全市宣傳思想工作先進縣區。

  舉旗定向——筑牢思想、文明根基

  用黨的最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是張家川縣始終堅持的政治方向和根本遵循。一年來,張家川縣堅持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制度,督促各級黨組織完善學習制度,落實學習任務,不斷推動理論學習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2017年,縣委中心組開展集體學習14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12次,專題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4次,開展研討2次;舉辦各類理論宣講活動30余場(次),理論宣講延伸到農村、企業、社區。嚴格落實黨委(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縣委常委會專題研究宣傳思想和識形態工作8次,縣委中心組學習意識形態工作相關文件精神6次,推動形成了縣委重視、各級黨組織書記履行第一責任、分管領導履行直接責任、其他班子成員履行“一崗雙責”的意識形態工作格局。

  一年來,著力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實,精心打造民族風情園、張家川鎮東城社區等一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范點;廣泛開展十五個方面“最美人物”評選活動,積極組織參加省、市先進典型人物評選活動,成功申報“最美天水人”7人,“天水好人”8人,“甘肅最美人物”1人,“崗位學雷鋒標兵”1人;4家單位和2名個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肅省第十三批文明單位和先進個人榮譽稱號;積極開展省級文明縣城創建活動,召開全縣“三城聯創”動員大會,全力迎接全省文明程度指數測評和省市級各類文明單位驗收復查工作,省級文明縣城創建氛圍日漸濃厚。

  文化惠民——“關山文藝矩陣”引領

  2017年,張家川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持續深入挖掘關山文化資源,推動創作了一批與地域文化相關的文藝精品,以“十六個一”為主要內容的關山文藝矩陣初具規模,關山品牌知名度顯著提升,文化軟實力不斷增強,為全縣決勝全面小康社會提供了精神動力和文化滋養。

  “浩蕩大關山、美麗張家川”,一部音舞詩《關山月》、一部紅色電影《小兒錦》、一首歌曲《關山浩歌》、一部紀錄片《隴坂紀事》、一部電視劇本《關山魂》、一種期刊《關山文藝》、一套叢書《關山文叢》、一種筆會《關山文學筆會》、一個節會《關山文化旅游節》、一批金石研究成果《河峪頌》摩崖石刻、一批歷史影像《關隴古道·影像1936》、一支舞蹈《明天我要上學了》、一批國家級“非遺”花兒作品、一批文化陣地《255個行政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工程》、一批文藝骨干李繼宗、楊逍、李彥周、毛菁文……“十六個一”讓關山文化和關山文藝飛出了綿延千里的“大關山”,飛進了尋常百姓的“大舞臺”。

  比隴南成縣《西峽頌》摩崖石刻早21年的東漢摩崖石刻《河峪頌》曾被淹沒在荒草亂石之間多達19個世紀之久。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化文物工作重要講話精神,張家川縣加大《河峪頌》挖掘、保護力度。2017年1月,張家川縣邀請中國書協理事、甘肅省書協主席林濤等11名知名學者和書法家,對《河峪頌》進行深層次詮釋解讀,《河峪頌》歷史文化內涵得到充分挖掘。同年6月,在張家川縣的極力爭取下,《河峪頌》原拓片亮相伏羲公祭大典全國金石拓片邀請展,《河峪頌》再次進入全國視野。與此同時,各地知名學者掀起研究《河峪頌》熱潮。

  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是個舞臺,更是個陣地,是老百姓自己的精神田園。作為全省三個少數民族縣區之一和全市唯一實施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覆蓋工程項目的縣區,2017年由張家川縣委宣傳部牽頭、縣文廣局協管、15個鄉鎮組織實施的少數民族地區貧困縣行政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覆蓋工程如火如荼進行。該項目涉及255個行政村,總投資4200萬元(中宣部投資255個村,每村8萬元,共2040萬元,省級財政扶持資金240個村每村9萬元,共2160萬元)。按照“七個一”的建設標準,目前全縣255個行政村基本實現了一個文化活動廣場、一個簡易戲臺、一個文化活動室、一個宣傳欄、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廣播器材、一套體育器材的目標。

  宣傳造勢——“新聞宣傳有聲有色”

  2017年,張家川縣緊緊圍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印發了《關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實施意見》和《張家川縣開展黨的十九大宣傳報道工作方案》,在縣電視臺、縣政府網站、“張家川發布”微信公眾號開設“喜迎十九大”、“十九大時光”、“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專欄,著力宣傳解讀黨的十九大的重大意義、總體要求和工作部署。結合黨的十九大精神,印發了《張家川縣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工作方案》,制定了《張家川縣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參考資料》,縣四大組織領導深入各自所在支部、黨建聯系點、幫扶村等基層黨支部扎實開展黨的十九大精神“七進”(進機關、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進校園、進網站、進宗教場所)系列宣講活動30余場(次);邀請省、市委宣講團和市委講師團開展黨的十九大精神、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宣講10余場(次),在全縣上下營造了濃厚的十九大精神學習宣傳氛圍。

  一年來,縣委宣傳部緊盯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派出多路記者深入一線采訪報道,開設“精準扶貧”、“走基層”、“學習塞罕壩精神”、“全域無垃圾曝光臺”等專題專欄,聚焦民生問題和中心工作,講好張家川故事,傳遞好張家川聲音。以“砥礪奮進的五年”為主題,開設“回顧十二五”、“盤點2017”等專題專欄,大力宣傳“十二五”時期全縣各行各業在經濟、社會、文化、民生建設等領域取得的成就,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縣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不斷集聚加快改革發展的正能量。聚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一號工程”,開設“精準扶貧這一年”、“富民產業”等專題專欄,大力宣傳在脫貧致富路上取得的成效,為全縣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營造了良好氛圍。

  據統計,截止年底,張家川縣政府網站《今日視點》欄目共發稿1300余篇(條),反映經濟社會發展特色亮點。完成并播出航拍宣傳片《航拍回鄉風情園》《航拍張家川》,策劃拍攝風情旅游泛紀錄片《行車張家川》,《弘揚塞罕壩精神 保護綠水青山》電視節目在天水電視臺《直播天水》播出。在國家、省、市媒體刊發各類宣傳稿件400余篇(條),其中新華網4篇,中國新聞網3篇,甘肅日報9篇,天水日報整版6篇,天水電視臺76條。《甘肅日報》7月7日整版報道張家川縣精準扶貧工作,8月11日頭版頭條報道《為脫貧致富安上“雙引擎”——張家川縣馬河村推進勞務與產業發展相結合紀實》。8月22日,天水日報整版報道《砥礪奮進五年 譜寫基層變化新篇章》,11月27日天水日報整版報道《掃描“關山文藝矩陣”》,全年《天水晚報》以“張家川新聞”的形式推出專版報道10余期,省、市級主流媒體見稿率、出鏡率顯著提高。

  機關建設——“內練筋骨、外樹形象”

  2017年,張家川縣委宣傳部緊密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建立健全集體學習制度,改進學習方式方法,豐富學習內容,在每周一政治理論學習的基礎上,將每周四定為《宣傳小課堂》(業務學習日)。《宣傳小課堂》堅持“發揮優勢、展示特長”,堅持黨員個人當主角、講主業,通過“我做主持”主題演講的形式,輪流授課、曬課,開展時政解讀、黨課講授,交流心得體會,形成廣大黨員干部學理論、學政策、鉆業務的濃厚學習氛圍。同時,為了擴大學習范圍,將每期每名黨員的授課內容上傳至宣教系統“對話宣傳”微信群,大家參與互動點評,進一步提高學習的影響力和參與度。截至目前,“宣傳小課堂”共舉行22講,實現了部機關黨員講課全覆蓋,干部語言表達、辦文辦會、修身齊家的能力得到了鍛煉。

  一年來,張家川縣委宣傳部組織機關干部前往革命圣地會寧開展紅色教育,重溫黨的光輝歷史和傳統,進一步增強理想信念;組織委派12名干部赴蘭州、寧夏、上海、張掖、敦煌等地學習培訓,制定《張家川縣網評員獎勵辦法》和《張家川縣記者通訊員稿件獎勵辦法》,舉辦全縣通訊員、網評員培訓班,制定年度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重點任務清單,明確職責分工、完成時限,督促各項工作任務落實。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舉措,部機關干部職工的政治業務素質明顯增強,辦文辦事和團結干事的能力顯著提升,宣傳思想隊伍始終保持著進取向上的活力和戰斗力。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攝影相關圖片
雪落鳴沙山月牙泉(圖) 航拍:雪落武當(圖) 雪后初霽天水湖,分外妖嬈! 雪后初霽凈土寺,分外妖嬈! 雪后初霽仙人湖,分外妖嬈! 一場大雪,讓天水穿越到了2700年 天水人因為2018年的第一場雪耍美 天水迎來2018年的第一場雪(圖) 震撼航拍:這樣的安徽第一次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