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輕騎進鄉村 文化惠民暖人心
——甘肅省隴原“紅色文藝輕騎兵”為張家川縣15鄉鎮送去精神食糧

四五月的張家川,春和景明,桃李芳菲,在這片生機盎然的土地上,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深入最基層的自然村,將文化發展成果送到第一線,用精彩紛呈的文藝節目為張家川縣廣大回漢群眾送去精神食糧,受到老百姓歡迎和好評,他們就是由甘肅省廣大表演藝術家和文藝工作者們組成的隴原“紅色文藝輕騎兵”。歷時20多天,“輕騎兵”深入全縣10鎮5鄉開展演出活動,所到之處,現場氣氛熱烈、高潮迭起,群眾交口稱贊、好評如潮。“文藝輕騎兵”們為張家川縣廣大群眾奉獻文化盛宴的同時,也情暖人心,鼓勵全縣人民振奮精神、堅定信心,努力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一、省委高度重視,縣委積極響應部署。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烏蘭牧騎“紅色文藝輕騎兵”作出重要指示,深情贊揚了烏蘭牧騎隊員“迎風雪冒寒暑”“以天為幕布,以地為舞臺”的光榮傳統,勉勵廣大文藝工作者“努力創作更為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深入基層,深入生活,深入群眾,廣泛開展文化文藝下基層活動”。為貫徹指示精神,甘肅省委高度重視,迅速行動,學習借鑒內蒙古烏蘭牧騎的一些好經驗好做法,將送文化下基層和文化惠民結合起來,將文化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以“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為契機,陸續組織一批以隴原“紅色文藝輕騎兵”為代表的文化惠民活動,鼓勵全省文藝工作者下到最基層,激發昂揚斗志,補齊“精神短板”,在給廣大百姓奉獻更多更好精神食糧的同時,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凝聚力量。
4月12日,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陳青深入張家川縣調研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時強調,要著眼新時代、新思想、新征程,圍繞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創新形式內容,豐富平臺載體,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富有地方特色的文藝節目,組建形式多樣的文藝輕騎兵,廣泛開展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促進十九大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進鄉村、進社區、進企業、進校園,努力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社會落地生根。
此次隴原“紅色文藝輕騎兵”文化惠民演出活動,正是我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內蒙古烏蘭牧騎“紅色文藝輕騎兵”重要指示精神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是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更好服務群眾、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和主要內容。這次在張家川縣15個鄉鎮開展隴原文化惠民演出活動,對于推進張家川縣扶貧攻堅和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二、節目精彩紛呈,干部群眾反響熱烈。
來自省京劇團、省雜技團、省曲藝團、省秦腔劇團的隴原“紅色文藝輕騎兵”們帶來高亢悠揚的歌曲獨唱、賞心悅目的民族舞蹈、扣人心弦的雜技表演、蒼涼激越的秦腔唱段、熱情悠長的花兒對唱、韻律鮮明的詩歌朗誦、新奇快爽川劇變臉、各具特色的器樂獨奏等等節目精彩紛呈、引人入勝,把優秀的文藝表演送到了群眾家門口,將惠民、為民、樂民的文化服務項目與群眾精準對接,把準地域文化特點和鄉情鄉韻,共出演15場,參演節目130余個,累計觀眾6700余人次,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和一致好評。
“這次隴原文化惠民演出非常接地氣,做為一名基層文化工作者,也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禮,享受了一場文化盛宴。希望以后多來我們基層演出,群眾太需要這樣的文化活動了。”恭門鎮文化站長李建忠說。甘肅省著名的雜技演員夏長江已是第三次來張家川演出。他說,90年代他就來張家川演出過,那個時侯我們在臺上表演時,臺下觀看的回漢群眾就很熱情。20多年過去,現在的張家川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的城市建設非常漂亮,文化配套設施也很齊備。“這次文化惠民演出時間雖短,但張家川群眾對秦腔這種藝術形式的高漲熱情,讓我們深受鼓舞,我們會拿出最好的演員和最拿手的折子選段,為張家川的老百姓獻上精彩的演出。”省秦腔劇團相關負責人說。“專業演員唱的就是好,聽著過癮,再能多唱上個兩三天就美了”,馬關鎮小莊村村民竇萬林說。“當前,我國進入了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天省上送來的這次文藝演出活動,不僅為當地老百姓送上了優質文化食糧,同時開闊了他們的眼界,為他們建設幸福美好新生活提供了強大動力和文化支撐。”劉堡鎮一位熱心觀眾說。

三、上下互動交流,攜手掀起文化熱潮。
甘肅省隴原“紅色文藝輕騎兵”帶來精彩紛呈的節目同時,張家川縣文化館部分演職人員也編排民族風情歌舞參演,所到鄉鎮村上的“本土明星”和活躍的曲藝人員也即興上臺演出,達到省縣文藝工作者互動交流的和諧場面,博得觀眾陣陣掌聲和喝彩聲,攜手掀起文化熱潮。
一位鄉鎮負責人在觀看完文藝惠民演出后說,此次省縣文藝節目聯袂惠民演出,是全面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傳遞黨的聲音和關懷,謳歌新時代新征程,展現新成就新風貌。鄉村兩級組織和廣大群眾將以此次“紅色文藝輕騎兵”演出活動為契機,以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大打精準扶貧殲滅戰,以久久為功的韌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四、助力脫貧攻堅,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近年來,張家川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文化文藝工作,不斷加大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組織實施了255個行政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全覆蓋工程,推動電視廣播和移動網絡普及,著力打造了“關山文藝矩陣”,全縣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逐年提高,農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為全縣改革發展穩定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文化支持和精神力量。
今年是十九大后的初始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關鍵一年,隴原“紅色文藝輕騎兵”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虛心向人民學習、向實踐學習,不斷進行生活的積累和藝術的升華,對于唱響時代主旋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都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文藝惠民演出活動既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進一步錘煉干部作風,也激發了人民群眾內生動力,對于張家川縣現階段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全面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打上一劑“強心針”。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