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關隴古道賞關山風貌,品回鄉風情促合作交流。6月20日上午,以“浩蕩大關山、美麗張家川”為主題的張家川縣第三屆(2018)關山文化旅游節在縣影視中心劇院隆重開幕。天水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劉驍出席開幕式并講話,張家川縣委書記陳晰致辭,縣委副書記、縣長馬筱寧主持開幕式。
作為展示張家川縣優質旅游資源和旅游文化精品的重要平臺,張家川縣關山文化旅游節已連續成功舉辦兩屆。此次關山文化旅游節采取研討交流、演出展覽、旅游體驗、體育賽事等形式,集旅游推介、產品展銷、文化交流為一體,是張家川縣盛邀八方來賓共賞絲綢之路關隴段張家川古韻的一大盛會。活動期間,與會領導嘉賓將參觀“舌尖上的美食”、“文化旅游資源”、“公共文化建設成果”、“文化創意產品”等主題展覽,觀看“關山情”民族團結文藝演出,體驗“攝影•采風•唱花”激情旅游、“徒步關山”全民健身等系列活動。

▲市委常委、副市長劉驍在開幕式上講話
劉驍在講話中指出,一年一度的關山文化旅游節,是張家川縣一張靚麗的文化旅游名片,對于展示張家川新形象、加強對外交流合作、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提升文化軟實力,帶動張家川乃至全市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希望張家川縣把文化旅游產業作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內容,作為鄉村振興和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方面,著眼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順應消費結構升級的趨勢,搶抓機遇、乘勢而上,進一步拓寬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提升文化旅游綜合效益,努力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要搶抓一帶一路、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的良好機遇,積極融入天水“大旅游”發展格局,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獨具特色的人文遺產、獨具風情的民族文化,創新發展體制機制,加大投入保障力度,積極推進全域旅游,打造一批獨具魅力的旅游景區景點,創作一批根植本土的優秀藝術作品,培育一批特色鮮明的文旅產業產品,使文化旅游成為促進張家川經濟社會發展,打好脫貧攻堅戰的新亮點、新業態、新動能。

▲縣委書記陳晰在開幕式上致辭
陳晰在致辭中說,近年來,張家川縣在省市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搶抓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的機遇,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堅持以脫貧攻堅為統領,深入實施全域旅游發展戰略,全面打響了文化旅游品牌,逐步繪就了天藍地綠水清的美好家園,全縣呈現出了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生態良好的局面。進入新時代,張家川縣將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度開發文化旅游資源,積極培育觀光農業、游憩休閑、健康養生等新業態,促進旅游、文化、體育產業等創新融合發展,推動文化旅游項目落地生根,奮力譜寫綠色發展崛起新篇章,有力帶動經濟穩步增長、促進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努力把張家川縣建成絲綢之路關隴段特色文化旅游示范區。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克強,市政協副主席馬百齡,市政協黨組成員賈忠慧等市領導,省市相關幫扶單位負責同志和旅游企業代表,張家川縣四大組織在家領導參加開幕式。
據了解,張家川縣第三屆關山文化旅游節是第二十九屆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的一項重要內容,已被甘肅省政府列為第八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游節系列活動之一,是張家川縣宣傳和展示縣域文化旅游資源,擴大對外影響的一項大型活動。活動旨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搶抓一帶一路、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良好機遇,主動融入天水“大旅游”發展格局,提振民族精神,凝聚發展共識,全方位展示縣域文化旅游資源,助力絲綢之路關隴段特色文化旅游示范區建設,推進文化大繁榮大發展,加快張家川縣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