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5日至27日,張家川縣委書記陳晰深入胡川鎮夏堡村、張家川鎮納溝村、恭門鎮天河村、閆家鄉操場村、馬鹿鎮康王村等19個深度貧困村和今年的預脫貧村,入戶了解產業發展情況,座談交流產業脫貧之策。陳晰強調,要結合縣情實際,明確主攻方向,緊盯產業扶貧,突出特色優勢,創新扶貧模式,加快鄉村致富能人培育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著力夯實產業扶貧基礎,確保貧困群眾不落一戶一人。
牛羊養殖產業怎么培育,合作社帶動能力如何提升?圍繞這些制約貧困村產業發展的核心問題,陳晰與基層干部群眾進行了廣泛交流。陳晰強調,脫貧攻堅貴在精準,首先目標要精準。要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主攻方向,在進一步摸實摸清貧困底數的情況下,立足群眾脫貧實際和發展需求,全面對接“一戶一策”精準脫貧計劃,加快推動清真餐飲服務業提質增效、牛羊規模養殖業做大做優、膠原驢養殖及特色種植培育壯大,確保產業覆蓋所有貧困村戶。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破題指向,下功夫研究產業提質擴量增效的有效舉措,以發展適度規模養殖為重點,走“小群體、大規模”滾動式發展的路子,把一家一戶分散的經營組織起來,積極培育“萬頭養牛鄉、千頭養牛村、百頭養牛社、十頭養牛戶”,扎實推進貧困戶養殖圈舍改造、基礎母畜繁育、疫病防控、飼草料建設、集中育肥加工,著力破解畜牧養殖業發展瓶頸問題,有效助推養牛產業實現新突破。要堅持因地制宜,發展與規范并舉,數量與質量并重,正確處理好散戶養殖與合作經營的關系,積極鼓勵支持有生產經營能力的種養大戶或貧困戶、村干部、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或其他經營主體領辦或聯辦合作社,通過政策扶持、金融支持等形式創新發展機制,加快培育一批專業化、帶動能力強的合作社和特色龍頭企業。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緊跟市場導向、尊重市場規律,進一步規范合作社管理標準,堅持品種引進統一、飼養標準統一、疫病防控統一、技術服務統一、市場運作統一、金融保險統一的合作社運行“六統一”要求,健全完善“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貧困戶+保險+金融”生產組織形式,探索實行產銷一體化運作模式,形成產前、產中、產后一體化服務體系,著力構建科學有效的畜牧專業合作社與貧困養殖戶利益聯結機制,切實增強合作社的吸引力和帶動力,合力助推貧困群眾抱團發展產業、持續穩定增收。

陳晰強調,要壓緊壓實各級幫扶責任,用足用活各類幫扶資源,精準聚焦深度貧困鄉村和特殊困難群眾,綜合運用各類扶貧政策“組合拳”,落細落實到戶到人措施,更加注重外部幫扶與激發內生動力有機結合,扎實深入細致地開展好“新時代農民講習所”等精神扶貧活動,教育引導廣大貧困群眾通過勤勞雙手、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要充分發揮精神扶貧治本之策作用,全面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認真貫徹落實《甘肅省治理高價彩禮推動移風易俗的指導意見》和縣委、縣政府《關于推動移風易俗樹立健康婚嫁觀念的指導意見》,完善村規民約,依法加強管理,堅決抵制高價彩禮等陋習,推廣建立村級扶貧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深入開展孝老愛親“最美家庭”和“五星級文明戶”創建活動,大力倡導文明鄉風、良好家風和淳樸民風。要全面加強基層民主和法治建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鄉村治理體系,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弘揚公序良俗,引導廣大干部群眾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樹立良好道德風尚,推動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縣委辦、縣農業局、縣畜牧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調研。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