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8日,天水市副市長郝文杰深入張家川縣調研脫貧攻堅工作。他強調,要切實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進一步增強脫貧攻堅的責任感和緊迫感,順應經濟社會發展規律,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脫貧攻堅融為一體,統籌謀劃,系統推進,在重點環節精準發力,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扎實的工作作風,全面提升脫貧攻堅的質量和水平。
郝文杰在閆家鄉閆家村重點實地調研查看了扶貧車間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運行情況,與基層干部交流,向低收入群眾了解情況,探討更好推進脫貧攻堅的路徑和方法,就下一步扶貧車間的運行模式、貧困戶就業、產銷對接等情況提出了具體要求。郝文杰說,脫貧攻堅根本靠產業,關鍵在就業。建設扶貧車間就是為了拓寬貧困勞動力脫貧致富門路,增加脫貧群眾收入,讓他們真正實現在家門口就業、致富。

郝文杰強調,張家川縣要加快扶貧車間建設,早日建成,早日投產形成效益。要加大扶貧車間用工信息宣傳力度,引導外出務工群眾返鄉就業,吸納更多貧困戶發展致富。要及時為企業提供政策培訓和咨詢服務,結合工作中掌握的市場信息、政策信息幫助和指導車間生產運營,擴大規模,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要始終堅持把富民產業的培育發展作為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抓手,在進一步摸實摸清貧困底數的情況下,立足群眾脫貧實際和發展需求,全面對接“一戶一策”精準脫貧計劃,突出特色優勢,創新扶貧模式,著力夯實產業扶貧基礎,確保貧困群眾不落一戶一人。要加大龍頭企業引進培育力度,多措并舉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認真做好品牌打造、產銷對接和風險保障體系建設等工作,結合深入推進農村“三變”改革構建有效的利益聯結機制,壯大村集體經濟,激發脫貧攻堅的活力,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千方百計增加貧困群眾收入,不斷提升脫貧質量和效果,確保貧困群眾如期穩定實現高質量脫貧。
張家川縣委副書記、縣長馬筱寧,縣政府辦和閆家鄉黨政主要負責同志一同調研。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