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是扶志、扶智、阻斷貧困代代傳遞的關鍵。張家川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教育精準扶貧工作,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脫貧目標和“發展教育脫貧一批”部署要求,深入開展控輟保學工作、全力推進教育項目建設、認真落實學生資助政策、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等工作,教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進展順利,有力支撐了全縣脫貧攻堅大局。
“幾年前,我們村沒有幼兒園,大多家長想讓子女接受學前教育,就把孩子送到縣城學校。而現在我們村有了自己漂亮的幼兒園,孩子們可以快快樂樂的學習成長!饼埳芥傢n川村村民馬小兵說。

“過去教室就像‘泥窩窩’,現在學校讓人眼前一亮。”木河鄉馬坪村村民馬學禮說。

今年,張家川教體局深入開展控輟保學工作,制定下發《張家川縣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實施方案》《勸返學生安置復學工作實施辦法》《控輟保學督查工作方案》等一攬子文件制度,加強學籍動態監測,多措并舉勸返輟學學生返校復讀。今年春季學期共有171名學生未注冊報到,通過全力勸返,169名學生已返校復讀,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50名,有效保障了適齡兒童少年受教育權利。全力推進項目建設,緊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目標任務,順應城鎮化發展和學生流動趨勢,及時調整中小學結構布局,將學生人數較少的50所農村小學調整為教學點,利用富余校舍改造附設幼兒園66所,穩步推進農村高年級學生適度向鄉鎮中心學校集中,逐步化解城鎮“大班額”和農村“空殼!眴栴},盤活優化了全縣教育教學資源;爭取總投資1.45億元,啟動實施各類教育項目156個。截至目前,已開工“全面改薄”土建項目22個、幼兒園改擴建項目60個、教育現代化推進工程1個,其他項目正在進行施工圖審查和招投標,8月份將全部開工,年底完成主體建設任務,設備購置已完成招投標,正在配送安裝。

“孩子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娃和我們在一起生活,家里沒時間顧及娃的早餐問題。”木河鄉八卜村村民馬忠安說。以前都是早上帶上饃饃,現在娃娃都能吃上熱的早餐,有雞蛋、饅頭、花卷、牛奶,很方便。
縣教體局干部楊小龍告訴筆者,全面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餐計劃,有效改善了中小學生營養狀況,提高了學生健康水平。

張家川縣認真落實學生資助政策,今年春季學期免除11041名學前兒童保教費597.8萬元,其中涉及建檔立卡貧困家庭2244人164.5萬元;全面落實義務教育“兩免一補”和農村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為1537名高中貧困家庭學生發放助學金153.7萬元,補助926名建檔立卡家庭學生學雜費92.6萬元;為539名中職生發放助學金53.9萬元,免除788名學生學費78.8萬元。同時,加強東西部對口幫扶協作,爭取天津港保稅區為50名貧困大學生每人提供5000元助學金,廣泛動員企業和愛心團體,為高考成績優秀的考生和貧困生捐資助學,保障了各學段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如今,走進張家川縣每一所學校,展現在眼前的不再是印象中的“破房子、爛凳子、泥娃子”,取而代之的是安裝著嶄新體育器械的操場、整潔的餐廳、溫馨的宿舍、整齊劃一的教學樓……呈現的是一派現代教育特色校園。

縣教體局負責人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見成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育扶貧自然也是持久戰。今后張家川縣將結合實際,通過主動作為、多方籌措、積極爭取、搶抓機遇等方式,確定目標任務,創新工作思路,轉變工作方式,加大教育精準扶貧力度,力求用知識幫助貧困群眾消除貧窮,確保張家川縣按期脫貧奔小康。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