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4日,張家川縣脫貧攻堅暨農業農村“大查大比”活動圍繞龍山、大陽兩鄉鎮重點工作展開。觀摩檢查組先后深入龍山鎮馬河村、榆樹村、連柯村牧歌養殖專業合作社,大陽鎮南山村、河李村中藥材種植示范點、大陽村云景苑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等6個示范點,通過實地查看、聽取匯報、打分點評的方式,全面了解兩鄉鎮在產業發展、“三變”改革、種養合作社帶富作用發揮等方面的新亮點、新變化、新思路。

●亮點工作:“三變”改革添動力 “龍頭企業+合作社”助脫貧
今年以來,龍山、大陽兩鄉鎮圍繞“黨委政府主導、公司化運作、合作社組織生產、貧困群眾入社分紅”的產業扶貧思路,積極推行農村“三變”改革,大力引進龍頭企業,培育種養專業合作社,有效帶動貧困群眾穩定增收脫貧。

地處龍山鎮西部與秦安縣交界處的馬河村,先后成功引進兩家外地果品公司,成立4個種養專業合作社,采取“公司+專業合作社+村集體+農戶”的模式,建成了馬河現代農業田園綜合體,共流轉馬河、李山、四方3村群眾撂荒土地2981畝,種植蘋果2386畝,大櫻桃500畝,育苗棚26個,占地面積95畝。合作社為土地入股的群眾每戶每年每畝保底分紅400元至600元,建園5年后進入盛果期,再由合作社、村集體及農戶根據收益情況商量二次利潤分紅,并簽訂二次分紅協議。同時,合作社就地年輸轉勞動力961人,人均5128余元,有力帶動了馬河村貧困群眾69戶345人實現家門口增收致富。
云景苑種養殖合作社是大陽鎮重點打造的現代農業產業示范點,該合作社目前建有占地40畝花卉基地,其中標準化日光溫室3座,普通塑料大棚4座,培育花木品種120多種,栽植苗木30000多棵,同時建成標準化牛舍6棟,養牛130余頭。今年,在鎮村兩級的多方爭取下,計劃改建并啟用閑置的5座牛舍,養殖200頭膠源驢。據了解,云景苑種養殖合作社共流轉村民土地87畝,其中47戶是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參加合作社,每年合作社還聘用村民參與花卉栽植和肉牛養殖。僅2017年,合作社貧困戶以土地入股和“扶貧+自籌”等資金入股的方式,先后領到了“年終分紅”,當年底合作社僅發出的雇傭金就達到了27.6萬元,成為大陽鎮實施農村“三變”改革、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經營模式的典型代表。

當天的“大查大比”活動結束后,觀摩檢查組在大陽鎮召開了總結會。會議通報了全縣脫貧攻堅半年考核情況,并就各鄉鎮考核發現的問題,面對面進行了反饋。縣委副書記、縣長馬筱寧出席會議并講話,縣委副書記夏草主持會議。李肖鋒、關春生、徐志強等四大組織領導及有關部門、15鄉鎮主要負責同志參加了總結會。
會議指出,這次脫貧攻堅暨農業農村工作“大查大比”活動,是在全縣認真總結上半年工作、精心謀劃部署下半年工作,縱深推進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舉行的一次重要活動。活動利用4天時間,重點對各鄉鎮、各部門今年以來在脫貧攻堅、農業農村及項目建設,特別是產業培育、農業合作社規范化建設、農村“三變”改革等方面所做的工作進行一次全面系統地檢查評比,共觀摩了46個點,其中:鄉鎮24個,部門10個,隨機抽查貧困村15個。總體來看,通過“大查大比”活動,達到了相互學習、交流經驗,激勵先進、鞭策后進的預期效果。

會議強調,脫貧攻堅,百年目標、全黨使命。全縣各級各部門要以這次“大查大比”活動為契機,加強學習、相互交流,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加大力度、加快進度,全力抓好脫貧攻堅工作。要堅持“聚焦再聚焦、精準再精準”,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切實夯實精準幫扶、產業脫貧、各方責任、基層隊伍和工作作風基礎,以只爭朝夕、敢死拼命的精神狀態,真抓實干、埋頭苦干的工作作風,在抓落實、促攻堅上狠下功夫,堅持不懈抓實抓細產業扶貧,扎實推進農村“三變”改革。要重點做好問題整改清零等“五個清零”,堅持做到“一戶一策”信息等“五個統一”,確保實現政策宣傳、資金監管、產業扶持、慢病卡辦理“四個全覆蓋”,下最大決心、盡最大責任、花最大力氣,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