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0日至21日,張家川縣委書記陳晰深入張川、恭門兩鄉鎮13村調研脫貧攻堅、城鄉建設等工作。他強調,要有力依托城鄉結合部優勢,統籌謀劃好城郊村改造工作,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加快培育特色優勢產業村和種養大戶,下功夫破解貧困群眾產業發展瓶頸問題,為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奠定堅實基礎。
袁川、上川、西關、西夭、東街、南川等村屬典型的城郊村,隨著縣城建設步伐加快和城區空間布局調整,城郊村的產業發展和環境改善成了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陳晰來到6村,與鎮村干部共同探討城郊村改造和產業發展的有效措施。
陳晰強調,張川鎮城郊村改造要在改善環境、提升品位、發展產業方面下功夫,統籌謀劃改造思路,制定完善改造方案,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力求方案符合實際、有操作性。要突出規劃引領,積極實施綠化補植補造、生活污水處理、垃圾分類等基礎配套工程,按照拆違建綠、見縫插綠的要求,立足實際擴大綠化面積,不斷改善人居環境,提升縣城形象和品位。要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目標,用長遠的眼光謀劃城郊村改造,突出培育特色產業和增加群眾收入,充分發揮城鄉結合部區位優勢,緊扣貧困群眾產業發展意愿和需求,圍繞城市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為城郊村群眾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奮力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

脫貧攻堅,產業是根本。在劉家、崔家、楊川、前山等村調研期間,陳晰隨機入戶走訪貧困戶,詳細了解產業發展和扶貧政策落實情況。他強調,要緊盯“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抓實抓細“一戶一策”,動態掌握建檔立卡貧困戶情況,根據群眾意愿和發展需求,落實好產業扶貧到戶到人項目,扶持發展餐飲勞務、牛羊養殖、特色種植等扎根性的富民產業,不斷夯實持續穩定脫貧的基礎。要著力在群眾最急需、最急迫解決的問題上精準發力,統籌做好教育、醫療、住房、基礎設施等方面補短板的工作,持續加強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配套完善垃圾處理硬件設施,扎實推進全域無垃圾和落實河長制工作,持續用力、久久為功、抓出成效,努力營造環境優美、生態宜人的新城鎮。

受北方下滑冷空氣影響,21日13時開始,我縣出現分散性強降雨天氣,最大小時雨強達31.4毫米,累計最大降雨量達57毫米。在恭門鎮調研期間,陳晰深入付川、恭門、西關等村檢查防汛工作。他強調,各有關單位要高度重視汛期安全防范工作,密切關注天氣預報及預警信息,對重大雨情汛情要第一時間通知到最基層,認真做好群眾轉移避險工作。要完善防汛應急預案,加強巡防巡查,確保一旦有險情能及時發現、迅速處置,確保不發生人員傷亡,最大限度減少財產損失。
縣委辦、張川鎮、恭門鎮主要負責同志參加調研。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