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建明,男,回族,2000年畢業于天水第二師范,現為龍山學區中心小學教師,并擔任學區刊物《雨絲》主編。“讓每一位學生在我的課堂上都有所收獲”是他事業追求的目標,“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是他的自律信條,他始終堅持做到“精、細、愛”,即業務要精、工作要細、富有愛心,懷著對教育事業執著的追求,用赤誠之心澆灌著幼苗,在三尺講臺上描繪著人生,編織著未來。
李建明同志是龍山學區教育系統一名年輕的老兵,工作18年來,他一直堅持黨的教育方針,愛崗敬業,嚴于律己,勤奮踏實,積極上進,具有很強的業務素質、工作能力和豐富的教學教研經驗。李建明將“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曉之以理、持之以恒”作為教育學生的座右銘,深受領導、同事、學生、家長的好評,連續多次被評為“先進班集體”,個人也多次被評為“優秀班主任”。

做孩子們的貼心老師。李建明心中始終記著這樣一句話:做學生生活中的母親,錯誤中的大夫,交往中的摯友。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工作瑣碎而繁重。學生們的衣食住行,情緒波動,事無巨細,班主任都要時時關注和操心。李建明每年都對班級里留守兒童、父母離異等“特殊”學生格外重視。班里的學生他都會逐個家訪調查,通過大量家訪,李建明發現,有的學生外出打工的父母半月或一個月給家中打一次電話,有的半年聯系一次,相當多的外出打工者一年才返家一次,甚至常年在外不回來,他們只是單純認為給孩子吃飽、穿暖、滿足孩子的需求就足夠了,而忽視與孩子的心理溝通與情感交流,導致孩子對父母很陌生,親情關系出現了障礙,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也發生了不良的改變。為此,他利用微信、電話、QQ等形式,讓孩子和家長主動聯系,匯報他們在校學習和日常生活狀況,也讓家長們及時了解孩子的心理動向和需求。這些交流看似簡易,卻對于留守兒童的教育是至關重要的。

前年,他剛接下四年級時,班里有個女學生叫李雨欣,由于學習基礎很差,久而久之,失去了學習的動力與自信,性格變得內向,不愛與他人交流,不敢在課堂發言,只要站起來就緊張,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同學們都替她著急,她也成了班上有名的“膽小生”和“學困生”。為了幫助她建立自信,李建明多次走訪,和其家人溝通,私下經常找她談心,積極鼓勵。發現李雨欣的動手能力較強,剪紙、繪畫能力都很好,發現了這個閃光點,李建明將班級板報的繪畫布置任務交給了她。板報辦好了,她得到了同學們的贊揚,認為自己也有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一面了。慢慢的她性格有了轉變,變得開朗陽光,敢于與他人交流了,學習的興趣也有了,成績有了進步。看著孩子們的成長,李建明心里有說不出的喜悅。
班里的張童博學習基礎不是太好,上課小動作多,下課經常管不住自己,同學們都不喜歡他。但是李建明發現,他對班級衛生管理工作很感興趣,愿意做值周生。但是在全班推選值周生時,很多同學不同意,張童博情緒很低落。于是李建明單獨找其談心,了解他的想法,幫他分析原因,張童博表示只要能做值周生,愿意改正缺點,嚴格要求自己。于是李老師做了全班同學的思想工作,并讓他在全班表態,最終贏得同學們的信賴和支持。在擔任值周生期間,張童博對工作認真負責,早來晚歸,而且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李老師及時在全班肯定他的進步,同時提出更高的要求。后來李老師還讓他當組長,通過收發作業改掉了以前交作業拖拉的毛病。這學期初,張童博被選為班長,成了老師的得力小助手。
面對孩子們的點滴進步,李建明都看在眼里,樂在心里。他感悟到:“對特殊的孩子多一點真摯的偏愛,多一點情感的交流,多一點寬容,就能讓他站起來,大步向前走。愛是教育的起點,是教育的手段與方法,是教育的技巧與策略,愛更是一種偉大的情感,它能創造新的人”。

做老師里的教學能手。“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面對新課程改革,李建明通過網絡收集了大量的教育教學資料和教育信息,加強自身的學習,同時虛心向領導、同組老師請教,認真鉆研新課標,開拓教學思路,充分吃透教材,把一些先進的教學理論、科學的教學方法及現代教學手段靈活運用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創新思考的課堂氛圍中學習。由于他能夠接受新信息,鉆研新方法,講課很有特色,學生的成績提高幅度很大。在每年的學區調研考試中,多次名列前茅,成績顯著,受到省、市、縣級表彰獎勵,也收到了社會公眾的好評。
李建明2008年參加由省教育廳組織的“中英甘肅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項目首屆語文、數學參與式優質課展示活動”并獲得三等獎,同年在全縣學科調研考試中榮獲五年級語文學科輔導教師一等獎。在2004、2005、2009年分別參加了縣教體局組織的全教研活動,進行了“優質課”講授并獲獎。2005—2014年度連續多次獲得學區“優秀教師”稱號。2011年被評為“天水市中小學青年教學能手”稱號。2014年在市教育局組織的天水市青少年五好小公民“愛祖國、愛家鄉”主題教育征文活動中榮獲優秀輔導教師獎。2017年在第十二屆全國青少年冰心文學大賽中榮獲輔導教師一等獎。2014年撰寫的論文榮獲組織的全國教師論文大賽甘肅賽區三等獎。個人的論文《高效應用電教手段,提高小學作文課堂教學質量》、《突破常規,讓作文教學有聲有色》、《新課標下語文教師的職責》分別在甘肅省電化教育中心、天水市教科所、《少年文摘報》等單位和報刊上獲獎和發表。
“這些成績的取得,有我多少個日夜的默默付出,也有孩子們的勤奮努力, 離不開我親友與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更離不開各級領導對我的關懷和鼓勵。”談起獲得這么多的榮譽和成績,李建明謙遜的說。
做思想上的先鋒表率。德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思想方面李建明時刻以“先學會做人,再學做事”這句話勉勵自己。他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為人師表,以身作則。除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政治學習外,自己也抽時間自學,通過讀書看報、電視網絡等途徑了解國家大事和社會的發展情況,并認真做讀書筆記,記錄學習感受。在實踐中結合理論學習,開拓進取,愛生愛校,努力工作。他積極參加繼續教育學習和省、市、縣級培訓,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覺悟和師德修養,更新和擴展專業知識,掌握現代教育理論和實踐技能,他堅持以校為家,十幾年如一日,不遲到早退,力保全勤,為全校教師起到了表率作用。
“過去的印跡有深有淺,過去的時光有喜有悲,但過去就是過去,這一切都是未來的奠基石,我會繼續立足本職工作,不懈的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績”,李建明滿懷憧憬很有信心的說。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