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9日,張家川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分七個組對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財政兩個工作報告進行審議。各位代表緊緊圍繞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財政兩個工作報告,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大家認為,馬筱寧同志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總結成績客觀全面,分析問題深入透徹,安排工作重點突出,通篇貫穿了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順應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現實要求,回應了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符合中央和省市縣委的決策部署,對堅決打贏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小康社會具有很強的指導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陳晰參加第一組審議時指出,全縣各級各部門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自覺貫徹“鞏固、增強、提升、暢通”方針,嚴格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工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一要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要緊扣“兩不愁三保障”標準,對照“五個一批”路徑,完善落實“一戶一策”,全力落實產業扶貧、易地搬遷、健康扶貧、教育扶貧等各項政策,有效減少和防止貧困人口返貧,確保脫貧攻堅工作務實、過程扎實、結果真實。二要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戰略,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笨傄,聚焦“五大振興”,深化農村“三變”改革,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三要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產業項目建設,培育壯大實體經濟,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四要培育壯大縣域經濟發展體系。要嚴格按照《張家川縣域經濟發展規劃(2018—2025)》,傾力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輻射范圍廣、發展潛力大的產業集群,加快構建現代縣域經濟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走出一條城鄉統籌、產城融合、獨具特色的富民強縣之路。五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要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扎實做好困難群眾生活保障,編密織牢民生保障網絡,兜住社會保障底線,全面落實各項惠民政策,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六要著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力支持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積極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持續深化“接放管服”改革,積極營造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的法治環境、促進非公經濟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有力激發全社會創業創新的動力活力。七要高度注重生態文明建設。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嚴守生態功能保障基線、環境質量安全底線、自然資源利用上線三大紅線,集中治理農村“八差”問題,持續推進全域無垃圾治理行動,扎實推動農村“廁所革命”,做好垃圾污水處理,著力提升村容村貌,認真落實“河長制”“路長制”,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八要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要全面落實《關于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實施意見》,傳承和發揚“楓橋經驗”,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要全面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持續推進重點領域問題治理,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要加強基層民主和法治建設,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九要持續轉變工作作風。要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崇尚學習、加強學習,引導黨員干部嚴格遵守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推動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營造風清氣正的干事創業環境。十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要充分發揮縣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認真履行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重要職責,加強對各領域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研究,定期分析發展形勢,及時作出重大決策,加強統籌運行調度,確保全縣上下思想一致、目標一致、步調一致。

李肖鋒在參加第五組審議時指出,馬筱寧同志代表縣政府向大會作的工作報告,數據詳實,措施得力,切合實際,對2018年工作總結精煉,面對問題客觀,2019年工作安排務實。他建議縣政府,一要聚力攻克貧困堡壘,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任務,緊扣“五個一批”脫貧路徑,加大傾斜扶持力度,精準落實各項政策措施,突出抓好重點、補齊短板、強化弱項,推動脫貧攻堅政策兌現落實、脫貧攻堅工作健康發展、貧困群眾真正脫貧,確保2019年全縣脫貧摘帽。二要發展壯大富民產業,始終把培育多元產業作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貧困人口穩定脫貧的有力支撐,圍繞縣域經濟、現代農業、工業、現代服務業和商貿流通業《發展規劃(2018—2025)》,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全面落實清真餐飲、轉移就業、畜牧養殖、特色種植業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實施方案》,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壯大新型經營主體,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有力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三要高度重視項目建設,堅持把發展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落實“三重”“三一”要求,吃透政策謀劃項目,主動作為爭取項目,綜合施策推動項目,強化保障建設項目,多元融資實施項目,有力促進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企穩回升,確保以項目落地建設帶動縣域經濟發展。四要強化人才保障支撐,緊密結合縣情實際,深入調研論證,健全完善人才培養機制,研究制定具體優惠政策,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加大現有人才培訓教育力度,大力引進教育、衛生等緊缺專業人才,加快后備人才庫建設,讓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充分迸發,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盡展其長。五要全力推動工作落實,全面貫徹落實縣委部署要求,緊扣今年各項重點工作,細化工作任務,強化工作措施,量化責任到人,全力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要大力發揚奮斗精神,增強奮斗本領,以一以貫之的恒心和弛而不息的韌勁,持之以恒轉變作風,著力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執行力和落實力。

馬筱寧在參加第二組審議時指出,2019年是我縣脫貧退出摘帽年,全縣各級各部門要聚焦新目標新任務,緊扣新形勢新要求,細化分解任務,靠實工作責任,以更高的標準、更實的作風抓好落實。一要凝心聚力抓脫貧,對照“兩不愁三保障”標準,緊扣“五個一批”路徑,堅持精準再精準、聚焦再聚焦,推動資金資源和人力物力向貧困對象聚焦,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扎實推進產業扶貧,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提高公共服務保障水平,確保剩余貧困人口穩定脫貧,按期實現貧困縣脫貧摘帽目標。二要統籌謀劃建項目,認真學習中央經濟、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緊跟國家和省市投資導向,精準謀劃爭項目,強化服務建項目,切實將重點項目資金向城鄉基礎設施、生態環境治理傾斜,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設進度,努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三要持續用勁抓管理,堅持從影響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入手,圍繞解決城鄉環境治理難、項目建設征地難、城鄉規劃落實難等問題,深入謀劃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出實招、下功夫,全面加強城鄉綜合治理,不斷提升管理水平,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四要轉變職能促落實,深入推進“接放管服”改革和“四辦”改革,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著力營造良好的政務環境、政策環境和服務環境;要持續轉變作風,提升工作效能,堅持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工作任務落實,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臺階。各級人大代表是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他希望各位代表暢所欲言,準確傳達基層群眾的呼聲,及時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監督縣人民政府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
關春生在參加審議時指出,政府工作報告求真務實、主題鮮明、思路清晰、文字精煉、重點突出,是一個凝心聚力、務實進取、催人奮進的好報告。今后將立足崗位職責,充分發揮政協職能作用,為落實好政府各項目標任務資政建言、凝聚力量。他建議:一要加快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落實樹立大景區理念,全面落實《張家川縣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利用工程實施方案》和《關于加快建設文化旅游強縣的實施意見》,集中力量抓好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利用工程,推動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二要加大對公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群眾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有力提升公民道德法治意識,營造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社會氛圍。三要高度重視民生保障,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加大教育、衛生事業投入力度,加強專業人才引進和培養,進一步提升城鄉均等化服務水平。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