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離不開生態振興。近年來,張家川縣積極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先后出臺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包抓責任制的通知》和《張家川縣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三年(2017—2020)行動實施方案》,以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的突破口,不斷完善城鄉垃圾、污水處理體系,大力整治和美化市容村貌,不斷增強全民環保意識,提升城鄉社會文明程度,努力建設經濟發展、山川秀美、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幸福美好新家園。當前已啟動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繼續解決農村人居環境突出問題,讓環境整治效果留得住、留得久。

記者:縣水務局如何緊扣“河暢、堤固、水清、岸綠、景美”總目標,開展推進生態振興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工作?河湖長制工作取得那些實質性進展和階段性成效?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打算是什么?

縣水務局水政監察大隊隊長李建剛:縣水務局著力打造河長巡河、親河、治河、愛河、護河條狀管理機制,扎實開展河道清理整治工作,全年累計投入資金160余萬元、人力500余人次、機械60余臺/次,清理河長50公里,清理河道垃圾0.75萬余方,維修、加固水毀堤防4.5公里,設置防護網30公里,栽植水源涵養草種500畝。同時,充分利用電視、網絡和多媒體移動宣傳車等有效載體,全方位多視角宣傳河湖長制工作的重大意義,初步形成了政府、社會、家庭共發力,黨員、干部、群眾齊參與的良好格局。但是由于工作保障不足、綜合治理措施滯后、綜合執法協調推進難度較大、湖庫保護措施相對滯后,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河湖治理工作對人居環境整治的開展。下一步將建立全域治理的責任機制,完善獎懲分明的考評機制,扎實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建立協同聯動的執法機制和全民共建共治的良好工作格局,多措并舉落實保障,形成政府、社會、家庭齊發力,黨員、干部、群眾齊參與的良好河湖庫管理機制。

記者:縣委農工部提出“千村示范、百村整潔、水路房全覆蓋”的目標,結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取得了那些成效?今后如何推進整治行動?

縣委農工部副部長王小軍:縣委農工部積極開展“農村人居環境三年整治行動”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清理行動”,深入推進農村村容村貌整治,目前打造省級“千村美麗”示范村10個,市級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范村15個,縣級示范村27個,整潔村180個,隨著農村人就環境的不斷改善,形成了點上有特色,面上有規模,推動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從典型示范向全面推開轉變。同時,群眾主體作用發揮不夠和資金的投入少基礎設施滯后影響了整治工作的開展。今后我們將按照“產業發展、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行動,堅決打贏廁所革命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這場硬仗。

記者:縣住建局為全面鞏固全縣“三城聯創”和全域無垃圾治理工作成果,進一步提升全縣城鄉環境治理能力和水平,優化城鄉人居環境和發展環境,出臺了《張家川縣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三年(2017—2020)行動實施方案》,方案的實施對城鄉人居環境改善起到那些作用?

縣住建局全域辦干部王維生:方案將圍繞城鄉環境衛生全面改善、全面提升城市清掃保潔質量、建成一批城鄉環衛設施、城鄉環境整潔優美、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水平提高作為整治的主要目標,深入開展城鄉環境集中整治,實現縣城主次干道無垃圾,城區背街小巷和城鄉結合部陳年垃圾全面清理,河道垃圾得到有效整治,全面清掃農村和公路沿線垃圾,城鄉環境衛生面貌全面改善。重點村莊建成污水處理系統和農業廢棄物堆肥循環系統,實現喝干凈水、走整潔路、上衛生廁,切實解決城鎮停車難、車輛亂停放及“馬路市場”“小廣告”等問題,修整改造老舊失管小區、背街小巷,清理亂搭亂建,拆除占綠、毀綠的違章建筑,進一步優化城鄉人居環境和發展環境。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