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沒有固定收入,也沒有一技之長,一年除了打零工維持生計,再就二畝地熱炕頭。現在通過張家川縣人社局舉辦的烹飪技能和拉面就業技能培訓,不僅有了自己的餐廳,還能帶動鄉親們就業致富。”11月3日,面對記者的電話采訪,木河鄉坪王村的馬度善這樣感慨。
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張家川縣人社局堅持問題導向,邊學邊改、邊查邊改,聚焦便民、安民、惠民、利民、為民方面推出系列措施,靶向施策,確保主題教育見實效。
抓學習教育,確保思想政治受洗禮
及時組建了人社局主題教育領導小組,抽調專人,成立專門辦公室,結合工作實際,制定了人社局主題教育實施方案,召開動員會,從重要意義、總體要求、重點任務、組織領導等方面進行全面部署,并明確局黨組主要負責人、班子成員和內設股室負責人在主題教育中的責任分工,不搞“權力下放”,不當“甩手掌柜”,形成了各負其責、分工協作、合力推動的良好格局,著力推動主題教育深入開展。

縣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馬暉說,在脫貧攻堅進入跑秒計時、沖刺撞線的關鍵時期,縣人社局聚焦“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12字總要求,以主題教育為主抓手,堅定人民立場,立足事業新起點,主動謀求新作為,筑忠誠、補短板、強素質,推動社會保障、就業創業等各項民心工程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與此同時,縣人社局聚焦學習重點,按照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的要求,在認真學習《習近平關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要論述選編》等政治理論篇目的基礎上,局班子成員以上率下,帶頭制定個人學習計劃,各股室負責人和普通黨員參照制定個人學習計劃,實現了學習重點對象全覆蓋;立足于化解難點,面對業務工作任務重、時間緊等現實困難,在扎實開展讀書班集中學習的基礎上,建立了“每日晨學”模式,督促全體黨員干部學理論、談體會,明晰黨員初心,堅定職責使命,有效緩解工學矛盾。

截至目前,共開展研討交流3批次,編發主體教育簡報10期,播放先進典型事跡教育4場次,通過重溫入黨經歷、開展討論交流、講好專題黨課,真正使全體黨員干部在理論學習有收獲、在思想政治上受洗禮,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行”,做到“兩個維護”,切實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服務群眾,推動工作和踐行使命的具體行動。
抓問題檢視,確保各項民生工作落實見效
聚焦干事創業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的具體目標,將檢視問題作為主題教育的“動員令”和“風向標”,堅決防止忌醫諱疾、遮丑護短,對局班子檢視出的19條問題和班子成員的52條問題,立行立改,邊查邊糾。

在持續推進就業扶貧工作方面,縣人社局先后開展張家川拉面進天津濱海新區機關食堂幫扶活動,與各鄉鎮分工協作,與天津濱海新區工作人員密切配合,組織63名建檔立貧困戶勞動力赴天津就業,切實保障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為順利脫貧打下堅實基礎,并深入太極集團甘肅天水羲皇阿膠有限公司、鑫達礦業等用工單位,調處化解矛盾糾紛5起,幫助72人繳納養老保險,為4人辦理工傷認定手續,社會反響較好。
縣人社局干部周杰說,按照“政府推動、政策驅動、市場運作、東西并進 ”的總體工作思路,局里在鞏固傳統勞務基地的基礎上,緊扣國家發展大政方針和產業轉移趨勢,與新興產業轉移承載地區建立人力資源對接機制,進一步拓寬農民務工渠道。
張家川縣銀潤服飾有限公司經理李銀錄告訴記者,扶貧車間目前吸納從業人員5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從業戶25人,去年建廠以來,在各級的幫助下,人社部門發放了天津幫扶援建資金6萬元,在擴大車間規模同時,解決了一部分貧困家庭就業、從業問題。

連五鄉的李巧萍說,我是建檔立卡貧困戶,自從進入扶貧車間以后,就有了穩定收入,解決了我的就業問題,每月有了穩定的收入。今年5月,人社局還對我們從業人員進行了技能培訓,讓我們有一技之長同時,也是持證上崗。

促進就業是人社系統的首要工作,也是落實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的具體體現。縣人社局積極落實創業就業扶持政策,準確把握在放寬準入、創業補貼、稅費減免、小額擔保貸款等方面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密切配合,擴大扶持范圍,簡化手續,降低“門檻”,為廣大城鄉創業者落實政策扶持,做到部門職責內該辦的事迅速辦理,需要協調的及時溝通,遇到困難和矛盾積極疏通,為創業者提供最大便利、開辟最大空間、創造最大舞臺。

雄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西幺村扶貧車間經理王江峰談到扶貧車間時說,2個車間吸納就業人數53人,其中建檔立卡戶27人,她們在車間每月收入固定收入都在1800元左右,如果按照績效計算,基本超過2000元了,去年人社局又給我們車間和西夭村扶貧車間解決了5.6萬元幫扶資金,解決了更多貧困戶勞動就業。

針對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縣人社局搶抓新疆大開發和大量引進內地人才的戰略機遇,認真跟進落實我縣與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地簽訂的人力資源開發協議,進一步促進我縣貧困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截至目前,完成城鎮新增就業人數3493人,占全年目標任務2900人的120%;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人數726人,占全年目標任務700人的104%;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人數509人,占全年目標任務500人的102%;完成就業技能培訓2120人, 崗位技能提升培訓201人,創業培訓920人;完成創業擔保貸款1072人15170萬元,占任務2000萬元的759%;完成兩場企業用工招聘洽談會,有16家企業參加招聘會,達成就業意向300人。輸轉農村富余勞動力6.85萬人,占年任務6.85萬人的100%,創勞務收入14.6億元,占年任務15.8億元的92%,其中,輸轉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5210人,占全年任務5210人的100%。
通過系列為民務實之舉,促進了社會保障、勞務輸出、就業招考各項民生工作保質保量高效推進,切實將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貫穿于工作始終。

抓整改落實,確保主題教育取得實效
縣人社局黨組堅持將整改落實作為推進主題教育的關鍵環節、重要舉措,真刀真槍解決問題,一項一項抓整改,一個一個改到位,不斷把主題教育引向深入。

按照“規范管理、優化服務、完善制度、健全體系、統籌城鄉”的工作思路,扎實推進企業職工參保、被征地農民斷保續保等重點工作。
推進養老保險生物認證工作也是人社部門重中之重。通過入戶調查走訪、下鄉宣傳引導等方式,加大對死亡仍享受待遇問題的清查和資金追繳力度,有效防止了養老金虛假冒領行為的發生,維護了廣大社保對象的利益不受侵害。截止10月底,符合參保條件的82026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全部參保,參保率100%。截止10月底,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機關事業單位共182個,其中蘭外屬地管理單位4個;參加養老保險的在職人數8883人,其中參保繳費人數8831人,繳費率達到99.41%;退(職)休 2000人,支付養老金10207萬元,支付占目標任務79.95%。
針對檢視的問題,縣人社局堅持不等不靠,將省委巡視、縣委巡察反饋意見整改“回頭看”和開展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相結合,制定了8個專項整治工作方案,靠實整改責任,全力推動整改,實現了領導干部開門辦公,業務人員窗口辦公,群眾反映的“門好進、臉好看、事難辦”等問題已徹底根治。
“現在維權太方便了,只要到政務大廳看看公示欄,就能找到勞務糾紛中具體辦事人員和聯系方式,知情權擴大了。”在外地一家公司做保潔的群眾連連夸贊。

為進一步提高群眾對人社政策的知曉率,讓各項惠民政策及時落地,縣人社局專門開設“線上+線下”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疑難政策咨詢接待室,設定疑難政策咨詢日,采取現場咨詢、上門服務、線上答疑等方式,為有需要的群眾提供“一對一”服務,確保各項惠民利民政策落地見效。
在結束采訪時,縣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馬暉說,下一步,局黨組將持續用力,堅決做到學習與應用同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堅決做到檢視與整改同步,倒排工期、掛賬銷號,確保各類問題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堅決做到紅臉出汗和排毒治病同步,重整行裝、推進工作,不斷以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成效為實現整縣脫貧摘帽作出應有貢獻。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