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5日,張家川縣馬關鎮上豆村的黨員干部群眾在村黨支部書記李震的帶領下,上山坡,入荒灘認真地除雜、平整土地、修育林坑,做植樹前的準備……
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基礎上,馬關鎮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緊緊圍繞創建生態文明鄉鎮的總目標,搶抓植樹造林的黃金時節,結合鄉村振興、人居環境衛生整治,吹響了鄉村綠化戰斗的號角。

上河村村主任趙尚尚告訴記者,每天都會有90多人參加土地平整和前期綠化工作。目前土壤處于凍融交替的狀態,土壤中的水分充足,平整土地,利于樹種存活,為今年農業增產增收打好基礎。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為凝聚植樹造林工作合力,馬關鎮吹響植樹造林工作“集結號”,將植樹造林任務分解到村,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鎮、村干部精準抓的責任體系。同時,各片造林工作片長負總責,村書記為第一責任人,各包村干部具體負責各自區域造林任務,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在馬堡村公路兩旁,黨員干部群眾有的挖坑、有的填土,一張張圖景,一幕幕畫面,勾勒出一幅幅“防疫不誤農時”的美麗畫卷。
小莊村黨支部書記毛宏偉說,群眾積極性很高,村里廣播說要提前植樹了,轉眼功夫便有100多名黨員和群眾自發過來幫忙,你挖坑來我填土,戴著口罩、喊上號子,場面感人。同時,村上通過懸掛橫幅、村喇叭廣播等多種方式,宣傳春季植樹造林的重要意義和造林綠化標準,營造出濃厚造林氛圍。

上豆村黨支部書記李震說,在全面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的同時,我們出動挖機2臺,參與318人,對荒灘、河灘周邊進行整理,平整土地后全部用于栽植26公里行道樹,公路沿線計劃栽植柳樹、柏樹,形成村公路沿線和鄉道主干道多點開花的綠化格局。
此外,馬關鎮還積極做好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大文章,鼓勵各村對鄉村道路、田間路周圍進行整治綠化,拓寬道路,清除垃圾,讓村莊綠起來,讓環境美起來。
馬關鎮黨委副書記馬世恩說,近幾天全鎮主要是對規劃的荒山溝坡進行整地,并結合各村實際,提前規劃造林區域、數量、樹種,嚴把栽種樹木成活率,明確栽種樹木的任務數,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后期栽植階段會邀請技術人員全程跟蹤指導,確保育林坑開挖規范,為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鄉鎮奠定基礎。
據悉,馬關鎮今年計劃植樹造林面積3000畝。其中,馬堡村和小莊村荒山荒溝義務植樹造林200畝,用于栽植金絲柳、香花槐、云杉等樹種。計劃種植行道樹30公里套種格桑花和百日草等花種。新義村、馬堡村、上豆村、西臺村、石川村計劃花椒建園2000畝。截至目前,已完成土地平整2000畝,行道樹林帶整修26公里,完成林帶整修217畝。待土壤完全解凍后,將進行苗木栽植。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