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1日,走進張家川縣木河鄉李溝村,遍布村頭巷尾的果樹花開正旺,春天的氣息迎面而來。進入山梁溝洼里的田間地頭,到處都是農人忙碌的身影。人們一邊忙著給新栽種的梨樹施肥、覆膜,一邊忙著用旋耕機疏松、平整地塊,為套種飼料玉米做著準備。

建園春耕現場,張家川縣富紅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令吉富說,近幾年,木河鄉大力修筑、完善農村路網,新修梯田,并加大了對農民的培訓力度,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的基礎、條件不斷完善。而李溝村又有果樹種植的傳統,群眾基礎好,積極性高,所以選擇在李溝村興建梨樹果園,條件得天獨厚。
據了解,張家川縣富紅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流轉李溝村500畝溝坡山地,種植玉露香梨。從3月初開始,一個月時間來,每天雇傭本村及附近村莊的20余人栽樹、覆膜。后期還將在梨樹園套種飼料玉米,發展養殖業,走循環農業發展之路。

正在田間進行覆膜作業的李溝村群眾馬玲玲對記者說:“家里其他人都在外務工,一個人在家閑著也是閑著,來合作社干活,一天能掙一百來塊錢,既打發時間,還能夠補貼家用,挺好的!”

李溝村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果樹、金銀花等種植業,不斷拓寬群眾增收致富門路,讓農民在家門口賺錢,實實在在為老百姓帶來福利,是木河鄉主動擔當、積極作為,有效拓寬群眾致富渠道的一個縮影。

木河鄉鄉長李鑫說,2019年以來,木河鄉按照“鄉有創收渠道、村有致富產業、人有致富技能”的思路,加快“一鄉一業”產業對接和“一村一品”產業培育,不斷培育壯大富民產業,拓寬群眾增收門路,鞏固提升全鄉脫貧攻堅成果。

一是激發群眾熱情,加快種養殖業發展。在深入推進農村“三變”改革的同時,新建蔬菜大棚11座,新建養畜暖棚58座,新建飼草料棚80座,購置鍘草機113臺,發展“五小產業”17處,整修產業路21.8公里,修建規模養殖場11座,成立莊河恒豐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杜渠野牧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李溝合源種養殖合作社、下龐坤鵬源養殖合作社等種養殖合作社等。

二是加快土地合理流轉,持續壯大土地產出。依托優勢資源,發揮地域優勢,在馬坪村種植花椒500畝,在高山村種植核桃500畝、烏龍頭500畝,在店子、坪王、杜渠、桃園等村建成500畝的核桃產業栽植示范地,實現示范帶動、助推產業發展,為實現群眾穩定增收打下堅實基礎。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