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9日,張家川縣委書記陳晰在閆家、馬鹿調研脫貧攻堅掛牌作戰、產業和就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鞏固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域無垃圾治理、河長制落實等工作。他強調,要聚焦影響脫貧質量的突出問題,集中力量掛牌作戰,扎實推進“3+1”“5+1”“四核四防十盯緊”專項行動,壓緊靠實整改責任,深入推進“四抓兩整治”,多措并舉發展特色產業,千方百計拓寬增收門路,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馬鹿鎮牌樓村、陡崖村、大灘村、康王村和閆家鄉陳廟村地處關山林區和林緣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村務工人員返鄉,如何有效輸轉勞動力、動員群眾外出務工、穩定增加收入,成了最緊要的問題。每到一村,陳晰詳細了解勞務輸轉、產業發展以及剩余貧困人口、脫貧監測戶和邊緣戶情況。他強調,當前要把產業、就業扶貧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堅持“一戶一策、一人一案”“一對一、人盯人”,逐戶逐人過篩子、算細賬,精準落實產業到戶到人措施,強化剩余貧困人口、脫貧監測戶和邊緣戶動態監測和精準幫扶,抓緊抓實“4+2”特色產業助推行動,加快種養產業發展、能繁母畜增養補欄、飼料玉米種植和飼草料建設、村集體經濟發展落地見效,深入實施農民專業合作社能力提升工程,健全完善帶貧致富機制,用好產業幫扶資金和信貸政策,全力推動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扶貧車間復工達產,千方百計組織農村勞動力輸轉,持續加大產業增收、務工增收、經營增收、政策性增收扶持力度,多途徑拓寬群眾致富渠道,帶動就近就地就業、穩定增加收入,防止脫貧人口返貧、邊緣人口致貧,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少、一戶都不落”。
在馬鹿鎮龍口村、白楊村和閆家鄉付堡村、后山村、閆家村,陳晰察看危房改造、拆舊復墾和易地扶貧搬遷入住、后續產業扶持等工作,并走訪部分搬遷戶,交談詢問家庭收入和產業發展情況。他要求,全縣各級各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組織領導,注重整改時效,把問題整改和日常工作結合起來,堅持從最不托底的地方、最不放心的環節、最不得勁的領域抓起,科學擺布力量,掌握整改節奏,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緊進度,分秒必爭、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抓好整改落實。要加快推進危房改造和拆舊復墾進度,下功夫整改易地扶貧搬遷入住、后續產業扶持等問題,一件一件盯住辦、一項一項盯住改,確保按既定時限、全面整改到位,持續加大扶貧資金投入和產業幫扶力度,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幫助指導群眾發展扎根性的致富增收產業,著力解決搬遷群眾的后顧之憂,確保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

當天,陳晰一行沿湯峪河閆家至付堡段、馬鹿河龍口至白楊段,落實縣級總河長巡河職責,沿河察看河道“清四亂”整治、河流生態保護、全域無垃圾治理以及沿線村莊環境衛生整治、“八差”問題集中治理,并就督查中發現的問題現場進行了交辦。陳晰強調,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牢固樹立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深入推進河長制落實和全域無垃圾治理,著力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上下功夫,強化日常巡河與執法監管,采取行政經濟法律等手段,對非法侵占水域岸線以及河道內亂占、亂采、亂堆、亂建等破壞河流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堅決打擊、嚴厲整治、徹底清除。各級河長要認真履職盡責,經常深入河流沿線走動管理,準確掌握所管河段基本情況,及時研究解決具體問題,確保轄區河道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河長制工作的經驗做法,強化宣傳教育,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水環境保護的良好氛圍,確保實現河流長治久清、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要深入開展“脫貧攻堅視覺貧困專項整頓月”活動,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八差”問題集中治理和“三大革命”“六大行動”,加大“空心房”拆除和易地扶貧搬遷折舊復墾力度,廣泛動員群眾及時清理拆除塌房爛院、殘垣斷壁,大力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和愛國衛生運動,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見縫插綠、栽樹種花,擴大城鄉綠色空間,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張家川。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