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春的張家川大地,處處生機盎然。
從該縣梁山鎮到胡川鎮,全長45公里的天莊高速公路張家川段建設現場,4個標段多支建設隊伍同時施工,在逶迤的大山之中,各類機械正在緊張作業,匯成了一條火熱的工程施工長廊。

“雖然新冠肺炎疫情給工程建設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但在開工后,我們加班加點、全力以赴,保質量、趕進度,爭取按時間節點完成工作任務。”第四標段項目部項目副經理李向陽說,“復工復產后,我們按照總部的指示,詳細制定了工作預案和保障措施,認真落實張家川縣政府疫情防控要求,在做好防疫的基礎上,迅速調集工人和各類施工機械,全線投產,沒有耽誤太多施工時間!”

機器的轟鳴聲、鋼筋的碰撞聲、此起彼伏的吆喝聲,交織成一首激情昂揚的交響曲。塔吊揮動著巨臂,工人穿梭于工地……
“突如其來的疫情雖然打亂了施工計劃,但沒有打亂我們加快工程進度的信心和決心,現在工程建設進展良好,速度一天比一天快了。”在第四標段項目部建設現場,見到了項目聯絡協調組組長卞禮。

采訪中得知,為確保工程高效推進、全面復工復產,中鐵十五局天莊高速張家川段第四標段項目部詳細制定了務工人員返程計劃,對工人返程提供指引,以包車等形式接回工人,讓他們“回得來、進得去、住得下、干得好”,同時認真把好員工進入關、管理關和防控關,筑牢了“防疫墻”。

千古百業興,先行在交通。
天莊高速公路是由甘肅省發改委批準建設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核定總概算167.5億元,采用“設計一建設一運營一移交”模式,建設方式為設計施工總承包(EPC)模式,建設工期4年,運營期30年。項目全長117.6公里,起點位于平涼市莊浪縣朱店鎮孔家溝,順接靜莊高速公路,終點止于天水市麥積鎮宏羅村,與G30連霍高速寶天段相接,途徑張家川縣梁山、馬關、龍山、大陽、胡川等6鄉鎮,境內共4個標段,路線全長45.5公里(其中主線31.0公里、連接線14.5公里),設置龍山、張家川互通式立交2處,龍山服務區1處,主線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80公里/小時。天莊高速公路的建成,將對完善區域高速公路網結構,助力張家川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更好保障,同時對沿線地區資源開發、物流貿易、產業結構調整、招商引資、橫向經濟聯合等起到很大的促進帶動作用。

作為張家川縣第一條高速公路、重點建設項目和民生工程,天莊高速張家川段項目自建設伊始,就牽動著全縣人民的心, 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格外關注,也得到了公路建設者的全力支持。面對機遇和挑戰,張家川縣委、縣政府把加快推進高速公路建設作為今年全縣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為事關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中之重,舉全力保障工程的實施。相關部門和鄉鎮高度重視,加強溝通配合,結合征地拆遷、地上附著物補償等工作,積極協調、主動作為,全力以赴解決好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為高速公路建設做好后勤保障,營造寬松、良好的施工環境,確保公路建設高質量、高標準、高效率推進。
“鎮上組織專業人員測量的,測得很精確,大家都沒意見!”在大陽鎮大陽村黨支部書記楊小文眼中,鎮上征地拆遷、地上附著物補償工作政策透明、宣傳到位,第三標段各項工作開展得比較順利。

據了解,張家川縣嚴格標準、規范程序,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在高速公路主線沿途村莊醒目位置公開張貼宣傳紙,公開補償辦法、補償標準、操作程序等,自覺接受群眾監督,打消了群眾疑慮,贏得了廣泛理解和支持,有效推動了征地拆遷工作。同時,成立由多個部門組成的聯合執法組,在關鍵時間節點采取24小時巡查執法,有效杜絕了沿途亂搭、亂建、亂栽等問題。
一條承載著張家川縣34萬各族人民群眾期盼與夢想的高等級公路,正在阿陽大地徐徐延伸……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