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2日,省應急管理廳黨組書記、廳長黃澤元一行深入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調研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應急救援等工作。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切實樹牢安全發展理念,進一步理順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體系和責任體系,建立健全專業化隱患排查整治體系和多部門聯動的應急指揮體系、標準化安全防護設施體系和科學化的企業本質安全體系、專兼結合應急救援隊伍體系和全民性的安全防災教育體系,持續加強安全生產領域排查治理,強化防災減災、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推進應急管理信息化建設,織密織牢安全防護網,確保森林防火安全、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生態安全等各領域安全,保持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省應急管理廳辦公室、礦山安全監督管理處和研究室負責同志以及省煤礦安全監督控制調度網絡中心高工,副市長董小平,市應急管理局局長王小林,縣委書記陳晰,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趙東紅參加調研。

地處張家川縣東部的關山林場,林區管護面積45.3萬畝,森林植被主要由紅樺、白樺、櫟類等組成的闊葉混交林,草本植被有禾本科、菊科等。為加強森林防護,林場轄區建立了11個森林管護站。當天,黃澤元來到馬家溝護林站,看望慰問常年堅守林區的一線護林員,察看了解森林防火物資儲備、操作運行、值班值守、視頻監控等工作,并利用無人機航拍林區資源狀況和防護情況。他要求,要突出縣一級應急指揮部協調聯動作用,注重制度建設,鼓勵探索創新,理順體制機制,厘清部門職責,建立健全安全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形成“政府統籌協調、社會廣泛參與、防范嚴密到位、處置快捷高效”的工作機制,全方位加強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應急救援知識宣傳普及,形成上下齊抓共管、多方聯動的安全管理和防治格局。林區要嚴格落實森林草原防火責任制,加強防火撲救隊伍建設,發揮現有半專業撲火隊機動靈活、反應迅速和熟悉林情地貌、應變能力強的作用,做到火情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加大森林草原防火應急演練和業務培訓,強化防火物資和設備保障維護,確保關鍵時刻拿得出、用得上,切實提高森林草原防護和火災應急處置能力。

近年來,張家川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防災減災等工作部署,按照“體制健全、機制完善、隊伍齊備、物資充分、宣教全面、全民參與”的要求,扎實推進全縣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組建縣級應急救援聯隊、3個片區應急救援中隊、鄉鎮應急救援隊、村應急救援小隊“四級應急隊伍”,先后投入資金1300余萬元,建成面積2906.76平方米的縣消防救援綜合執勤樓1棟四層營房,極大提升了全縣消防安全保衛和綜合應急救援能力。

在恭門鎮應急管理所、縣消防救援大隊,黃澤元調研鄉鎮應急管理機構和人員配置、農機交通安全管理等工作,察看消防救援大隊營房建設和救援設施配備、應急備勤訓練情況。他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抓實抓細安全生產各項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關口前移、依法監管、系統治理,理順機制、整合資源,充分構建鄉鎮“大應急”工作格局,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宣傳覆蓋面,發揮好基層民兵組織在應急救援、森林防火工作中的作用,經常性開展應急訓練,確保突發應急事件處置得當。要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持續加強森林草原防火、農機安全、消防安全、校園安全、食品藥品安全以及道路交通、非煤礦山、建筑施工、宗教場所等行業領域排查治理,堅決消除各類安全隱患,嚴防安全事故發生。縣消防救援大隊要從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工作機制等方面加快轉變,積極應對“全災種”“大應急”職責使命,堅持專業救援能力建設與綜合救援能力建設相結合,加強應急處置能力建設,強化學習培訓和應急訓練,著力提高應急處置和搶險救援實戰水平,實現從專業隊伍向一專多能綜合性救援隊伍轉變,切實擔負起綜合性應急救援國家隊主力軍的重任,全力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