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9日至11日,張家川縣委書記陳晰在劉堡、張棉、馬關、梁山、恭門等鄉鎮村組,調研督導脫貧攻堅問題整改、“三類戶”精準幫扶和收入達標、產業和就業扶貧、小額信貸資金發放、殘疾人證辦理、兜底保障政策落實以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域無垃圾治理、“河長制”落實、汛期值班值守等工作。縣委辦、縣信用聯社負責同志參加調研。

在劉堡鎮董家、馬關鎮西臺、龍山鎮韓川、恭門鎮梁灣等村,陳晰察看脫貧攻堅問題整改進度,仔細對照各村掛牌作戰表,逐戶逐人了解產業發展、家庭增收和就業幫扶等情況,并就抓緊抓好致貧返貧風險消除、困難群眾務工就業增收、產業精準幫扶指導等提出要求。陳晰強調,全縣各級黨政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要認真貫徹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關于“下沉力量全力沖刺問題整改工作”部署要求,堅決扛起問題整改的政治責任,結合推進“3+1”“5+1”“四核四防十緊盯”行動,集中力量、下沉一線、走動管理,抓緊抓實脫貧攻堅問題整改清零,堅持把問題整改和日常工作結合起來,突出抓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凝心聚力掛牌作戰,較真碰硬真抓實改,統籌處理共性和個性問題,緊盯“兩不愁三保障”和收入穩定達標、產業和就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資金到戶到人、重度殘疾人保障兜底以及扶貧數據資料完善、信訪問題投訴辦理、精準幫扶工作開展等方面,及時查漏補缺、固強補弱、鞏固提升,確保按時限要求,保質保量完成整改任務和工作任務,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強力支撐,以實實在在的脫貧成效迎接國家脫貧攻堅普查。

近期,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貧困群眾收入問題,結合群眾發展產業急需扶貧小額信貸資金需求,張家川縣認真貫徹省、市安排部署,嚴格落實“應貸盡貸”政策要求,在全面摸底核實貧困戶貸款需求和還貸能力的基礎上,加強與縣信用聯社溝通協作,加緊進度做好今年扶貧小額信貸新增貸款發放工作。從6月1日開始,縣財政局抽調15名工作人員與縣信用聯社業務員組成工作組,深入15個鄉鎮和信用社代辦點協助開展貸款審核發放工作。截止目前,全縣共發放扶貧小額信貸1069戶5345萬元,剩余17戶正在審核辦理當中。

在馬關、恭門兩鄉鎮信用社代辦點,陳晰詢問小額信貸發放進度,與業務人員和貸款群眾交談,了解貸款流程和資金用途等情況。他要求,各鄉鎮、相關單位和縣信用社要密切協作配合,嚴格按照政策要求,精準合規發放貸款,加強貸前、貸中、貸后管理,在積極防范和化解信貸風險的前提下,加快貸款審核發放進度,落實好財政貼息政策,加強全程監督、跟蹤指導和定期回訪,采取多種形式宣傳扶貧小額信貸政策,引導貸款群眾按需申請貸款、規范使用貸款、按期歸還貸款,確保扶貧小額信貸“貸得到、用得好、還得上”,真正發揮應有作用,有效助推貧困群眾發展產業、增收脫貧。

據統計,目前全縣有殘疾人9772人。為精準落實好殘疾人各項保障政策,按照縣委、縣政府部署,近期縣殘聯會同各鄉鎮在扎實細致做好殘疾人入戶核查、重新認定等工作的基礎上,全力做好第三代殘疾證換發和新認定殘疾人補證工作。截止目前,全縣新辦殘疾證2019人,新增智力殘疾145人,已補證140人,剩余5人正在做進一步醫學鑒定核實。在恭門鎮古土村,陳晰走訪部分殘疾人家庭,察看生產生活和政策落實情況。他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嚴格對照“兜底保障一批”要求,認真落實兜底保障扶貧政策措施,持續加大兜底保障對象篩查力度,做到“不落一戶、不漏一人”。要把脫貧重點村、“三類戶”中符合低保條件的人口全部納入低保范圍,尤其關注因災因病等生活困難群眾、重度殘疾人和“三留守”人員,對影響脫貧和可能存在返貧風險以及因子女就學、疾病治療、新冠疫情等造成家庭支出驟增、收入驟減的困難群眾、低保對象和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及時給予臨時救助;對因意外事故、身患重特大疾病和其他災害等造成生活困難的家庭,實施大額臨時救助;對重度殘疾人,在兌現“兩項補貼”的同時,根據政策要求和實際情況,及時納入低保兜底,落實單戶施保政策;對農村“三留守”人員和孤兒等,給予更多關心關愛,常走訪、多交心,切實幫助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各類困難和問題,盡心竭力保障特殊困難群眾的生活不出問題。
在梁山鎮呂灣村,陳晰走進田間地頭,察看花椒長勢和樹種管護情況;在張棉鄉喜灣村,針對該村一處塌方道路問題,現場辦公研究,督促鄉村兩級和交通部門盡快拿出具體修復方案和措施辦法。三天來,陳晰一行沿孔韓路、馬岔路,沿途察看了村莊環境衛生整治、全域無垃圾治理、公路兩側行道樹管護、面山綠化補植補造等工作,同時沿清水河上游發源地東峽段以及恭門鎮樊河毛磨至天河村段,沿河巡察“河長制”落實、水生態修復、水環境整治、水安全保護等情況。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