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2日,省人大常委會民僑工委副主任張浩一行四人來張家川縣開展花兒保護傳承條例立法工作調研和代表聯系活動,市人大常委會民僑內司工委副主任陳蓉華,張家川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妥保平、王金祥及縣文體廣電和旅游局負責同志一同調研。
調研組一行先后在縣影視中心觀看了張家川縣文化旅游宣傳片、花兒專題片、花兒展演,參觀了縣博物館,查看了花兒保護傳承成果資料。

調研組認為,張家川縣在花兒的保護、發展、傳播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獨特優勢。近年來,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制定了《張家川花兒普查保護實施方案》,組建了張家川花兒普査保護小組,經過幾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張家川花兒被國家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種文學藝術形式,多年來,廣為流傳,為弘揚社會正能量,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進步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通過立法的形式,能夠更好地繼承和弘揚花兒,對于切實有效的傳承和保護花兒,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張家川縣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其中,張家川花兒是唯一的一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張家川花兒既有西北地區花兒的共性特點,也有自身的獨有特征,采用當地的語音語調無伴奏清唱,既可獨唱,也可對唱,唱詞格式為長短不等的雜言體,襯詞襯字較多而且意味獨特。當地的回漢群眾一直以來都把花兒作為他們生活、生產和休閑的重要方式與娛樂手段,涌現了一代又一代深受當地百姓喜愛的“唱家子”,為傳承和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貢獻了力量。

隨后,調研組一行看望慰問省人大代表張國艷,認真聽取她履職情況的匯報和對省人大常委會工作的意見建議。調研組希望,張國艷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加強與人民群眾的聯系,積極發揮人大代表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切實增強人大代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工作、社會活動中,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要適應新時代要求,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履職能力。要充分利用法律賦予的話語權,廣泛聽取群眾的呼聲和訴求,在上情下達、下情上傳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不辜負人民群眾的信任和重托。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