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在張家川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連五鄉統籌推進脫貧攻堅、全域無垃圾治理等各項工作,認真將黨的各項惠民利民富民政策落到實處,廣大干部群眾團結一心,苦干實干,積極作為,群眾日子越過越紅火,鄉村環境越變越好。如今,走在致富奔小康的快車道上,連五人民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自信和豪邁。

富不富,先看路。在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中,連五鄉積極爭取,依托扶貧、交通、財政等各類項目資金,認真抓好農村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2020年,全鄉實施通鄉、村組道路硬化3條9.8公里,硬化水渠3條7.1公里,修建護坡3處,板涵2處。其中實施高莊至蘭家村800米柏油路建設工程,實施贠家至中渠7.8公里通村組道路硬化,實施中心村1.2公里通村組道路硬化;整合資金硬化高莊梁頂至中學0.8公里水渠,在贠家村硬化水渠5公里,在陳家村硬化水渠1.3公里;在四合村修建板涵2處;在三合村協調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落實54萬元,修建護坡兩處,在陳家村易地扶貧搬遷點修建護坡1處。在贠家村實施巷道硬化2037平方米,中心村修建便橋一座,在中渠村實施農網改造項目,在李家村修建村級標準化衛生室,在腰莊、贠家、四合實施土地增減掛鉤項目,在高莊、李家、中渠、中心4個村實施自來水管網改造工程。

基礎設施不斷健全,經濟社會發展更有活力。
采訪當天,在贠家村寬闊整潔的文化廣場,家長陪著孩子們在運動器械上愉快的玩耍,不遠處的黨群服務中心里,幫扶工作隊與村兩委工作人員忙忙碌碌,整理匯總著相關資料,為村子的后續發展做著謀劃。
從贠家村出來,通往三合村、李家村的路上,盤旋的硬化路兩邊步步有景、處處成畫。

據副鄉長李首釗介紹,2020年,在實現全面脫貧的基礎上,連五鄉進一步加強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通村通組硬化道路實現全覆蓋,入戶小巷道硬化率達80%以上,同時在消除視覺貧困、全域無垃圾治理以及著力改善村容村貌上下苦功,并建立流動“紅黃旗”制度,努力提高人居環境整治水平,為下一步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步入李家村,青磚灰瓦籬笆墻,不覺勾起人們的鄉村記憶。作為連五鄉較為偏僻的村莊,就連生活在李家本村的人,也為村里發生的巨大變化驚嘆不已。

“現在生活好過了,大家對環境的要求也高了,除了搞好自家的環境衛生外,鄉親們還都積極參加鄉上村里組織的環境整治,村容村貌變漂亮了,出來浪門子心情都好!”在李家村文化廣場上,面對眼前的景色,村醫李小平感慨萬千。

據了解,在開展全域無垃圾治理,推動美麗鄉村建設的過程中,連五鄉先后設置垃圾屋21個,為各村購置分類垃圾箱445個,手推式清潔車68個,建立垃圾收集點45個,清理農村生活垃圾48噸、清理村內溝渠23.7公里、清理亂搭亂建、依法拆除殘垣斷壁68處、清理積存垃圾26噸,拆除空心房139戶。并完成連五梁五星臺荒山造林500畝,栽植油松、塔柏、香花槐、云杉等各類苗木83500株,在李家村實施鄉村綠化亮化工程1200平方米,實施鄉村主干道綠化美化8公里。

從易地扶貧搬遷讓群眾住進新房子、過上新生活,到解放思想觀念,積極推進“廁所革命”,如今的連五鄉,基礎設施不斷健全,人居環境不斷改善,美麗鄉村建設又譜新篇。

生活在這樣的新連五,人們都說:日子好了,環境美了!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