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史學習教育中,張家川鎮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與當前重點工作有效結合起來,主動作為,強化舉措,發揚“三牛”精神,積極推進“為黨旗添光彩,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奮力建設青山綠水、宜居宜業的美麗新家園。
新民居錯落有致,巷道平整干凈,房前屋后花草芬芳,文化廣場充滿歡聲笑語,昔日的舊村莊煥發了新活力。近日,記者走進張家川鎮楊上村時,感受到了搬遷新居為群眾帶來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原來住在山上,地理條件差,山體滑坡,現在趕上黨的好政策,搬到了新農村,地理位置好了,路也好,很方便,現在過的生活過去想也不敢想!痹跅钌洗迦罕娚乘馗<抑,搬進新居的他對著鏡頭感慨的說道。
從全面小康到鄉村振興,從“吃飽穿暖”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為早日實現鄉村振興的宏偉目標,張家川鎮正快馬加鞭,走在項目建設的快車道上。

在張家川鎮堡山村地質災害搬遷避讓點項目建設工地,挖機、鏟車等施工車輛正在開足馬力,搶抓工期進度,忙著平整土地。
據張家川鎮副鎮長楊金平介紹,受去年暴雨影響,張家川鎮堡山、楊上、納溝等村不同程度發生了山體滑坡地質災害,威脅到了群眾的住房和財產安全。災情發生后,張家川鎮黨委、鎮政府第一時間組織人員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群眾進行了疏散和臨時轉移安置,同時及早謀劃,全面開展地質災害搬遷避讓點建設工作。為受災群眾盡早搬新居、開啟新生活打好堅實基礎。

“按照鎮黨委、鎮政府的安排部署,堡山村開展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目前,堡山村地質災害搬遷避讓點已開展了三通一平,建設工作正在有序推進!笔┕がF場,堡山村副主任李世明說。

一茬接著一茬干,“十三五”期間,張家川鎮共實施易地扶貧搬遷427戶2078人,搬遷安置貧困戶289戶1340人、同步搬遷138戶796人,涉及18個行政村,其中,集中搬遷安置了下仁、溝口、堡山、楊川、峽口、楊上6個村,有效改善了群眾居住條件!笆奈濉逼陂g,張家川鎮計劃實施地質災害搬遷避讓安置71戶394人。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辦好為民實事,張家川鎮堅持把地質災害避讓搬遷安置點建設作為一項重要民生工程,力保地質災害點群眾及時搬入新居,徹底遠離地質災害威脅。同時,從產業發展、就業需要、后續配套設施建設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后續扶持政策體系,持續鞏固易地搬遷脫貧成果,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