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上下雨,地上接水,吃水貴如油,家家為水愁”,這是過去高山村群眾缺水吃的真實寫照。為了能夠“搶”到水,老百姓雞不叫就早早的起床出門,到溝里的水洼去搶著挑水,如果去的遲了就挑不到水了,經常為了人畜用水而犯愁。

高山村村民李巧蓮對記者說:“以前我們家很困難,喝的水,是下雨時接的,要么就是自己挖的水窖儲存的,時間久了就會有一股霉味,喂牲畜都不喝。在政府幫助下,我們的自來水通到了家里,通到了廚房里,現在還裝上了太陽能,很方便,我們的生活也是越來越好了。我們也住著自建的二層小樓,喝著干凈放心的自來水,感覺跟城里人也沒什么區別了,非常感謝黨和政府對我們的關心。”

“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飲用水的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與群眾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近年來,木河鄉以實現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為總目標,將飲水安全保障,作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役的重點來抓,通過分散式供水和集中供水,持續發力解決村組的飲水問題,使全鄉供水通村率達到100%。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全覆蓋,解決了群眾急難愁盼的大難題,不僅讓群眾感到了生活的便捷,也讓群眾感受到了來自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

高山村村民李從連看著清澈的自來水從自家水龍頭里流出,十分開心,笑著對記者說:“現在用水方便多了,以前的水我們要用桶從很遠的地方往家里擔,都舍不得用,像這樣洗過菜的水我們都舍不得倒,沉淀后還要拿來洗鍋,現在自來水通到了家里,我們再也不用為吃水發愁了。”

走進曾經缺水的高山村,現如今寬敞的村道路,整潔的村莊,這里的村民早早地告別了吃水難,用水難的歷史,自來水通到了農戶、通到了廚房,現在用水隨用隨取,干凈的衛生間,太陽能熱水器、太陽灶、全自動洗衣機等用水設備成為家庭的標配,群眾滿意度、幸福感不斷提升。

高山村原黨支部書記肖克成告訴記者:“高山村原來是個缺水村,之前我們老百姓吃水都十分困難,比吃油還困難,挑水的時候在溝底挖個小坑半夜起來去等水,這幾年由于黨和政府的關心支持我們高山村通上了自來水,戶戶都通了廚房里,就連牛羊也喝上了自來水,使我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這都是黨的惠民政策,沒有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們老百姓也享受不到這樣的幸福生活。”

近年來,木河鄉把農村飲水安全作為頭號民生工程來抓,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質量建設。目前,集中供水通村率達到100%,入戶率達99%以上,供水保障率、水質檢測達標率均達到95%以上,解決了覆蓋全鄉2萬多農村人口的飲水不安全不穩定的問題。在“十四五”期間,木河鄉將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成果和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進一步改造提升農村飲水安全建設工程體系,提高農村供水保障能力,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