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奔小康】全媒采訪見聞(六十五)平安鄉篇
守住生態底線 實現“馬”上治理

六月的張家川縣平安鄉牧場,這里藍天、白云、綠草茵茵,云杉蒼翠挺拔,繁花似錦,如詩如畫,時有飛鳥劃過天空……

行走在平安鄉白石咀牧場的草原上,老遠你會看到有這樣一群人,無論是刮風下雨還是酷暑嚴寒,他們都會騎著馬身穿紅色馬甲奔波在草原,勸離放牧者、指導文明旅游、清理污染源……這群人被親切地稱作草原上的管護員——紅色的輕騎兵。

平安鄉白石咀牧場是張家川縣近郊和周邊縣區旅游的首選地,每到周末,到這里休閑游玩的市民絡繹不絕,但隨意拋撒垃圾現象也不少,對原始植被、草原生態造成一定污染。32歲的張兒利是平安鄉馬塬村的村民,自從成為一名草原管護員。他身穿紅色志愿服和隊友們每天騎著馬在草原上巡邏,發現問題都會以最快的速度進行處置。

作為一名草原管護員,張兒利堅持用行動踐行生態環保責任。他說,草原騎兵是村上村民自發組織成立,平時負責勸導放牧人員實施圈養,宣傳游人文明旅游。他一方面監督游客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一方面對發現的衛生死角,及時清掃,用他的話說,生態環境好了,游玩的人也多了,生態效益也就發揮出來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是資源和財富,是我們的寶藏。在實施全面禁牧,改善生態環境工作中,平安鄉積極探索生態環境治理模式,實現平安騎兵“馬”上治理,有力有效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向縱深發展,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改善作出了貢獻。

據了解,平安鄉目前共有3支草原管護騎兵隊伍,每隊10人,共有30名管護員,他們日常督促游客文明游玩,勸導牧民圈舍飼養。他們將綠色使命始終扛在肩上,從事著全鄉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奮斗在生態環境保護第一線,用心用力用情做好城鄉環境的守護人,為平安鄉留住更多的“綠水青山、藍天白云、鳥語花香”。

游客閔哈哈面對記者采訪時說,“生態治理越來越好,游客越來越多,我們也在草原管護員的指導下,文明游玩,不讓垃圾落地,大家的環保意識增強了,有好的生態環境才能造福子孫。”
近年來,平安鄉在“生態治理與經濟發展”并重戰略思想指導下,采取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劃區輪牧、封山禁牧等一系列“禁牧”措施,同時大力推行舍飼養殖、飼草種植加工、秸稈轉化,探索出一條“禁牧之下,讓草原增綠、牧業增效、百姓增收”的生態循環發展之路。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