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晨的個起來你就咿喲閃上兩擔水哩嘛,閃上兩擔水來么咿喲,吃上個早呀干糧揚燕麥青呀,忙呀上工哩嘛咿喲。”在張家川,無論是田野上勞作的老翁、庭院里干家務的婦女,還是讀書的少年、放羊的孩童,都會信口漫上幾首心上的花兒。

花兒是主要流布于我國西北地區回族聚居區的一個民歌品種。在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更是歷史悠久,傳統深厚。張家川的花兒既有西北地區花兒的一般特點,也有自身的獨有特征。張家川花兒唱詞結構嚴密、曲調高亢嘹亮、歌聲悠揚,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從側面映現著生活在張家川縣域內回漢人民的內心世界,是當地群體歷史淵源、生活方式、生活習俗及其所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文化表現形式,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音樂價值和經濟價值。現已被國務院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省人大民族僑務委員會調研張家川花兒保護傳承條例立法工作)
2021年7月28日,甘肅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對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請批準的《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花兒保護傳承條例》予以批準,標志著張家川花兒被正式立法保護。

張家川縣文化館館長丁鵬舉認為,以立法的形式給予花兒切實有效的保護,能夠更好地繼承和弘揚花兒文化。我們要用張家川花兒歌頌黨,歌唱這個偉大的新時代,歌頌祖國、歌頌人民、歌頌家鄉,更要創作出群眾喜聞樂見的花兒作品,讓張家川花兒真正走進鄉間田野,展示我們的文化自信,把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下去。

張家川花兒一直以來受到縣委、縣政府、縣文體廣電和旅游局以及縣文化館的高度重視。2006年,張家川花兒《花兒聯唱》獲得第四屆群星藝術節銅獎。自2014年張家川花兒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以后,張家川花兒受到重視和弘揚,張家川縣文化館組建花兒團隊,在全國各地參加各類演出和民歌大賽并獲佳績。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